搜索一下被同伴,共有13997条结果
-
有效开展中班角色游戏的几点思考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为主,借助真实或替代材料,通过角色扮演,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标签: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班角色游戏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5993次
-
教育随笔:我和幼儿一起捉蜗牛
夏天连续一周的阴雨天气,为蜗牛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也为孩子们带来了兴奋与喜爱。“捉蜗牛”这种颇具南方特色的雨后游戏,也让北方孩子过了把瘾。
标签:教育随笔,幼儿,捉蜗牛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837次
-
幼儿教师工作计划:中班幼儿常规计划
幼儿良好的常规包括: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个环节,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也就是我们平常经常说的常规。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一日活动采用各种形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常规,保证孩子的基
标签:工作计划,班务计划类别:幼儿园中班班务计划浏览次数:778次
-
幼儿园观察实录与分析:我不想编兔子的歌
幼儿园观察实录与分析:我不想编兔子的歌
标签:幼儿园,观察实录,我不想编兔子的歌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792次
-
基于家园一体的亲子游戏
目前2~3岁婴幼儿的家庭亲子游戏情况并不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问题:一是参与亲子游戏的家长理念及能力参差不齐;二是亲子游戏内容选择随意,三是亲子游戏实践缺乏指导。我园尝试以家园共育的理念为指导,围绕“2~3岁婴幼儿亲子游戏的设计与实施”展开了实践探索,形成了一批可操作性的物化成果。
标签:家园一体,亲子游戏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1930次
-
案例分析:安全无侥幸
案例分析:安全无侥幸
标签:幼儿园案例分析,幼儿安全教育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2159次
-
功在平时 重在积累 务实反思——以“中班区角活动材料投放有效性”的教研为例
上学期我园教研的重点是关于班级区角活动的有效性研究,希望通过一学期的园本教研活动,让教师对区角的创设、材料的投放、游戏的设计、组织及指导的能力有较大的提升。
标签:中班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4031次
-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我要毕业了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回忆、讲讲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体会自己已经长大。
标签: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我要毕业了类别: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浏览次数:840次
-
孩子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
在报纸杂志上经常能够看到一些报道,有的子女婚后对父母不孝敬,甚至虐待,严重的逼人致死,可是在他们年幼的时候,父母对他们关怀备至,倾注全部的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社会现象呢?主要是他们在幼年时期未能受到良好的情感教..
标签:同情心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551次
-
结构游戏中的师幼互动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扮演“教”的角色,幼儿扮演“学”的角色,结构游戏中的师幼互动是否也应秉承这一理念?教师应该“教”还是“不教”?在多年的结构游戏研究中我们认识到:在结构游戏中没有即时目标,只有长远的幼儿发展目标,所以教师承担的不是“教”的任务:结构游戏中的师幼互动应该更注重幼儿的自主表达,教师要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幼儿的建构作品。
标签:结构游戏,师幼,互动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37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