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瑞吉欧教育思考,共有21415条结果
-
关子“幼儿成长档案”的园本教研
作为一所改制农村幼儿园的支教园长,我每周组织一次教师业务学习。根据农村幼儿教师的实际情况,我把园本教研定位于“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结合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以转变观念,形成共识。以下所记载的是关于“幼儿成长档案”的园本教研过程。
标签:幼儿,成长,档案,园本教研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3112次
-
悬空的屋檐——大班主题搭建活动“祈年殿”
孩子们搭建祈年殿已有一段时间,但搭建的都只是主体部分——三层大殿和平台,始终没有殿檐。
标签:悬空的屋檐,大班主题搭建活动,祈年殿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752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选择谁呢
一次,在上海的一所幼儿园里,我观摩了英国插画大师科奇•保罗执教的“小贝挖宝”活动。活动开始前,大师需要从上课的孩子中选出一位来当“模特”,只见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看到这种“壮观”的场面,大师面露难色。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选择谁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60297次
-
多途径地渗透幼儿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需要。那么,幼儿园应如何开展礼仪教育,以奠定幼儿良好的礼仪规范呢?
标签:多途径,渗透,幼儿,礼仪教育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988次
-
有感于幼儿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学习了纲要使我懂得了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必须热爱、尊重幼儿。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地位进而采取适当的角色行为是培育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在孩子的心目中,教师和父母是一样的,因此教师与幼儿是零距离的。
标签:幼儿教育,师生关系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809次
-
结构案例:幼儿合作搭建“竹园小学”的书亭
结构案例:幼儿合作搭建“竹园小学”的书亭 实录: 情景一:张青、印仕炜、周呻琪、孙冽元分别搭建了教室、课桌椅、书亭。五位幼儿合作将各自搭建的作品,组合拼搭成“竹园小学”的书亭。 情景二:幼儿搭..
标签:教育反思,案例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4205次
-
我眼中的普纳荷班级环境
环境作为隐性课程、孩子的“第三位老师”,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正因如此,我们申请并开展了“创设‘以儿童为本’的班级物质环境”的课题,需要学习和借鉴更多优秀的“他山之石”。
标签:班级环境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747次
-
学习一故事:发现孩子的“哇时刻”
编者按: “学习故事”起源于新西兰幼教课程大纲《Te wha riki》,它作为一种表现性评价方式,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高度一致,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转变家长的观念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标签:学习故事,哇时刻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3745次
-
新教师在家园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与调整策略
如今新教师已经构成一线教师的主流,她们一般基本素质都较高,能较快胜任教学工作,但是由于年轻,考虑问题不细致,家园配合采取的措施往往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尤其缺乏一些沟通技巧和合理安排,导致家长资源堆砌、重复浪费,无形中给家长增加负担,使家长产生不满情绪,最终导致她们在家园合作这一重要环节中面临困惑、尴尬,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影响了家园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标签:幼儿园新教师,家园合作,问题与调整策略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997次
-
面对招聘到的新教师,园长该怎么做?
近年来,随着入园难问题的逐步解决,幼儿园大量补充新老师成为普遍现象,而通过社招引进非专业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岗位,让她们尽快找到归属感,成为当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勤沟通——拥抱
标签:新教师,岗前,培训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13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