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最需要什么,共有29494条结果
-
我的生活我做主——主题活动中小公民教育的策略
我园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在主题活动课程的基础上,融进了以世界节庆活动为载体的世界小公民教育,让幼儿在自主设计、自主参与、自主建构、自主体验中从小培养全球化的观念,树立世界意识,做一个自信、友爱、环保、独立、快乐的世界小公民。
标签:我的生活我做主,幼儿园主题活动,小公民教育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2159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逗蚂蚁——走进孩子的生活
“蚂蚁蚂蚁快快来,快快来吃饭。什么饭?黄米饭。什么筷?毛竹筷。什么碗?烂泥碗。吃不了,往回搬,嘿呀嘿呀搬得欢。”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逗蚂蚁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663次
-
从我园的家长教养笔记说起
为了方便家长交流家庭教养经验,也为了强化教师对家长教养活动的了解与指导,我们开展了家长撰写教养笔记的活动.
标签:家长,教养,笔记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1488次
-
分合之间 携手共研——以“自主性游戏中的观察”视频案例研讨为例
上学期我园设计并组织了“自主性游戏中的观察”视频案例研讨系列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任务为:一是探讨拍摄幼儿自主游戏情况视频的位置与角度,提高教师拍摄游戏视频的技能,二是对所获取视频素材进行研讨,尝试发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学习状态。
标签:自主性游戏,视频案例研讨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4264次
-
五元素有效提升幼儿园教学品质——以社会活动“我爱皮影戏”为例
幼儿园教学品质如何,唯一的衡量际准是看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即幼儿)是否从中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一个好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学到新的知识、得到能力锻炼,同时还可让孩子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并由此产生进一步自主探索的强烈谷欠望和学习动机。
标签:五元素,幼儿园教学品,我爱皮影戏类别:社会教育浏览次数:1069次
-
教师如何根据幼儿的学习行为作出回应——集体数学教学活动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表象性,他们的学习需要通过操作学习材料,自主建构认知结构来完成。也就是说,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操作是学前儿童形成经验结构和智慧结构的主要方式。
标签:幼儿学习行为,集体数学教学活动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4136次
-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技巧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理想的集体教学活动可以实现师幼互动,实现幼儿的有效学习以及教育内容内涵的整合。
标签: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技巧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2244次
-
你知道孩子到底最恐惧什么吗?
不久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德国6岁到14岁儿童的恐惧心理比10年前已经有所减轻。儿童们现在最害怕的并不是遇到妖魔鬼怪,而是担心父母或兄弟姐妹遭遇暴力或者生活上发生其它不幸。
标签:孩子恐惧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454次
-
幼儿文学形式学习核心经验的发展与教育支持策略
文学形式是指文学体裁、表现手段等。学前儿童也应当获得文学形式学习核心经验。这主要是指幼儿也应当获得有关诗歌、故事、散文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和表现手段的经验。
标签:幼儿文学形式,核心经验,支持策略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733次
-
资源共享:自由与规矩
小王子出生后,妈妈和爸爸希望培养出一个主动、大胆的男子汉。所以平时对他约束较少,希望通过他自己的探索来认识世界和社会。
标签:资源共享,自由与规矩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0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