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正确认识早期教育,共有26106条结果
-
让幼儿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七种方法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可见,习惯培养对人的一生是何等的重要。
标签:幼儿,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七种方法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8938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不要让孩子被“网”住了
在“互联网+”时代,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等新媒体有着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放任鼓励孩子使用。家长认为学习使用微信等社交工具可以扩大孩子的社交圈,APP应用也可以辅助他们的学习,况且移动互联网技术也是未来时代的发展趋势,使用新媒体设备还可以激发孩子对信息技术的探索兴趣。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孩子被网住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427次
-
关于数学活动方案目标设计的几点思考——以中班活动“买水果”为例
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中,活动目标不仅是反映活动价值取向和决定活动内容的标准,也是贯穿活动过程并最终影响活动结果的基准。因此,对活动目标的正确认识和合理设计是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本文通过对“买水果”这一案例的两个方案的比较和解析,以期为教师制订主题背景下数学活动方案的目标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标签:数学,活动方案,目标设计,思考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2065次
-
做幼儿教师就做“三精”幼儿教师
幼儿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身心产生重要影响,幼儿教师在同幼儿相处时的许多细节性行为,决定着保教的质量。 言语表达要精准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虽然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然而最重要的因素
标签:三精,幼儿教师,保教质量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784次
-
“麻雀”和“医生”的故事——亲子阅读活动设计有效性的课例诊断
课例分析式教学诊断是借助必要的媒体手段,运用一定观察与诊断技术,理性地对某一活动进行深入剖析和反思,作出较为科学的评价,在积极的互动中寻求更有效的对策。
标签:亲子阅读活动设计,课例诊断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054次
-
破解幼儿园“无效教研”的尝试与反思
引子 在迷宫中徘徊…… 我园是一所民办幼儿园,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研水平低下,一直是我园的软肋,教研活动的开展一直徘徊在浅层,研讨内容宽泛无重点,目的性不强:
标签:无效教研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496次
-
怎样来指导小班幼儿玩拉力器
准备: 将可乐瓶底去掉,用长约2米左右的绳子,从瓶口穿过瓶底,做成绳圈。 玩法: 将绳圈的一端悬挂起来,圈上的瓶子
标签:指导小班幼儿,玩拉力器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0938次
-
外来务工学前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及解决策略
在流入地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的外来务工子女,在受关注程度、参与教学过程、接受教师评价等方面普遍面临着不公平的问题。
标签:外来务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解决策略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1859次
-
善于观察尊重儿童——由“宽宽抓鱼”引发的反思
宽宽是个2岁多的男孩。有一天,自由活动时,宽宽来到自然角,蹲下来看小金鱼。自然角里有6缸小金鱼,鱼缸大小不同,鱼缸里的鱼的数量也不同。宽宽来来回回看着这些鱼缸,突然伸手把一个小鱼缸里的2条小金鱼抓出来,
标签:尊重儿童,宽宽抓鱼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528次
-
家长应重视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
交往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幼儿只有在与同伴、成人的友好交往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积极的情感,为将来正常地进入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因此,让..
标签: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8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