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幼儿园教育质量,共有42367条结果
-
幼小衔接中儿童健康问题的应对
在幼儿升入小学的过程中,幼儿园和小学应共同采取措施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持续发展。
标签:幼小衔接,儿童,健康问题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955次
-
幼儿园班级语言环境的创设
如何充分发挥班级环境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与班级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发展,是每个教师都关心的话题。
标签:幼儿园,班级,语言环境,创设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1519次
-
为什么很多妈妈都爱对孩子发脾气?
发脾气是一种负面情绪,妈妈们发脾气常常会有以下行为:大喊大叫、跺脚,或指责抱怨、数落孩子,与孩子争吵,甚至向孩子挥舞手臂。
标签:妈妈发脾气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647次
-
激活伙伴关系,开展合作与开放的园本教研
怎样的教研活动既符合教师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认为,首先应该转变教研视角,关注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思考教研的内容与形式,通过教研引发教师之间的合作,共同寻找问题、反思教学、积累经验。
标签:激活,伙伴关系,合作,开放,园本教研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990次
-
人性化管理提升幼儿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家庭对学前教育质量的广泛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加,职业倦怠较为普遍,主观幸福感不强。
标签:人性化管理,幼儿教师幸福感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2133次
-
基于入学准备理论的幼儿园教育实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标签:幼儿园,入学准备,理论,教育实践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1103次
-
幼儿园教研活动新思路
时代的发展对教师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角色和任务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研究型的老师”成了幼儿教师即将面临的现实要求。
标签:幼儿园,教研活动,新思路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939次
-
从目标到过程——从小班教学实例看《通向数学》课程目标的落实
《通向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包括三个方面:(1)数学知识与技能,是指那些处于核心地位、相互联系的数学概念和技能。(2)过程能力与方法,是指运用怎样的策略和方法获得数学知识。(3)学习品质,是指兴趣、动机、求知欲、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感、社会交往能力等。
标签:小班,教学实例,课程目标,落实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2703次
-
学前儿童社交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美国高瞻课程(HighScope)的启示
在现今的教育领域中,社交情感发展越来越受到相关专家和教育机构的重视。
标签:学前儿童,社交问题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125次
-
向儿童学习
陶行知曾说过:“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救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意思是教师要先理解儿童,向儿童学习后才能教育儿童,发挥儿童的创造力。
标签:儿童学习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38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