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什么是朋友,共有36803条结果
-
因人施教的幼儿绘画指导策略
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种种表现,都与其自身性格、认知水平、情感变化、兴趣需要等心理因素密不可分。面对这些幼儿,教师只有认真分析其影响绘画心理,理解不同的绘画行为,因人施教,找出适宜的指导方法,才能使幼儿在快乐创作的同时得到真正的发展。
标签:幼儿园,因人施教,幼儿,绘画,指导策略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1418次
-
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谁的脚印
设计意图: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绘本《谁的脚印》讲述了一个有趣又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是谁在这里留下了脚印呢?”带着这样的悬念,孩子开始了阅读之旅。
标签: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谁的脚印类别: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9025次
-
教育叙事:双胞胎兄弟的故事
教育叙事:双胞胎兄弟的故事
标签:教育叙事,双胞胎,兄弟,故事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890次
-
放慢教学脚步,给教学来点“慢镜头”
曾看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个失落一小片的圆想找回完整的自己,到处寻找自己失去的碎片。由于它是不完整的,滚动得很慢,从而领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由于它有缺口,经常被卡住,从而在困难中学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终于有一天,它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标签:教师教学方法,放慢教学脚步,慢镜头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169次
-
给幼儿创造愉悦的口语交际氛围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幼儿在口语交际中不知道说什么或想说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只能用一些肤浅的、没有个性的语言来表达。
标签:幼儿,创造,愉悦的,口语交际,氛围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713次
-
创设有效情境优化幼儿绘画活动
情境教学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良好方法。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创设与活动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进行教学,重视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表现,引发幼儿独特的理解,可以使幼儿把自己的理解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标签:有效情境,幼儿绘画活动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796次
-
“一中一青”平行式教研活动实录
中年教师常会有专业发展瓶颈:她们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积淀,需要在此基础上探究自我风格模式,寻找突破。
标签:平行式教研,活动实录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731次
-
动儿礼仪教肓之园本策略刍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标签:动儿,礼仪教肓,园本策略,刍议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910次
-
幼儿教师教育叙事:福娃包里的秘密
教育叙事:福娃包里的秘密 一天早上,我拎着女儿的福娃包来到班上。 可能是因为福娃特别抢眼,孩子们一下就发现了,璐璐笑着说:“王老师你买了新包呀。”含含说:“王老师,你的包真好看。”天天说:“王老师,你的包好大呀..
标签:教育叙事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701次
-
表演游戏中——教师的推动策略
以往,教师为了让幼儿的表演迅速达到生动表现的水平,往往在幼儿的表演游戏中,采取当场示范或手把手地教等高控制的推动策略。
标签:表演,游戏,教师,推动,策略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01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