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有效沟通,共有9987条结果
-
提高“家长园地”的有效性
随着幼儿园教育发展方式的不断优化,家园合作、家园共育的深度和广度日趋增加,广大家长参与家园共育活动的主动性不断提高,热情不断高涨。幼儿园要主动与家庭配合,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普及科学有效的育儿方法,提升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共同完成科学育儿任务。
标签:家长园地,家园共育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2481次
-
试论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观察的策略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科学地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行为、问题和需要,是了解幼儿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
标签:区域活动,观察策略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560次
-
有多少“提问”可以重来——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
提问,是教师依据特定的活动目标,根据相关的活动内容,设置一定的疑问情境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策略之一,是师幼之间信息双向交流的重要途径,更是区别“满堂灌”教学法与“启发式”教学法的重要标志。科学、适时、适度的提问,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益;反之,低效、无效的提问,则会导致提问有效性的降低,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标签:幼儿园教师提问,科学探索活动,教师有效提问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784次
-
幼儿抗挫折能力影响因素及其培养方法
本文探讨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尝试进行教育方法方面的探讨,为幼儿挫折教育的实践提供教育心理学依据。
标签:幼儿园社会性教育,幼儿抗挫折能力,抗挫折培养方法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486次
-
有效回应小班幼儿的情感需要
小班幼儿的情感具有易变、易冲动、易“传染”等特点,在班集体中他们不仅需要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更需要教师理解、疏导他们的情感。因此,教师应积极有效地回应小班幼儿的情感需要。
标签:小班幼儿,情感需要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361次
-
幼儿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的有效性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这种研究获得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在教学上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得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规律所用的那些方法而进行的种种学习活动。
标签:幼儿科学探究,教师引导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693次
-
从《测量大树》看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提供的有效性
镜头回放 在大班科学探究活动“测量大树”中,教师设计了以下环节: 1.出示工具,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标签:科学探究活动,材料提供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549次
-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但是多数人认为只要是身体强壮,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这种偏重幼儿身体健康保育,
标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类别:健康教育浏览次数:317次
-
从“园本”走向“师本”,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为基地,以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为目的,以解决保教实践中的问题为起点,选择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进行的教育科研实践活动。
标签:园本,走向,师本,促进,教研活动,有效性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928次
-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顽皮的小绅士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音乐活动,集体舞《顽皮的小绅士》。我们提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了老师们通过有效教学,来促进幼儿可持续的、全面和谐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标签:幼儿园大班,音乐说课稿,小绅士类别:精选说课浏览次数:8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