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不会教,共有10697条结果
-
中美儿童教育的差异
一、不同的教育传统 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相比较,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
标签:中美儿童教育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419次
-
春节,礼仪教育好时机
春节,礼仪教育好时机
标签:春节,礼仪教育,好时机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651次
-
德国幼儿教育面面观
在德国,大部分幼儿园由教会、福利机构以及城市社团来管理,有些幼儿园也由企业和协会负责。幼教人员的中心任务是给孩子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创造一种学习氛围,让他们将来能够发展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标签:德国幼儿教育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296次
-
如何培养孩子学会合作
导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如一起拼图、搭积木、作画、看图书、玩娃娃家等。教师应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
标签:学会合作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99次
-
父母和孩子说理的技巧(彭爱云)
家长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是循循善诱,充分的说理,跟孩子说理不仅需要有耐心,还应结合孩子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应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
标签:教养方式,说理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173次
-
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危害及策略
【编者按】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必须坚决克服的教育教学行为。吉林省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在贯彻《指南》过程中,围绕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标签: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类别:民办教育浏览次数:594次
-
一个早已提出却难以得到关注的重要问题——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三)
在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最初阶段,一些学者就提出了“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然而,近三十年来,这一问题并没有引起我国幼教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标签:学前教育,文化适宜性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1107次
-
幼儿园小班安全计划(含预防甲流)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一、班况分析: 我班现有幼儿48名,其中女生15名,男生35
标签:安全,甲流,预防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682次
-
资源共享:自信,帮助你成为好母亲
作为妈妈,我们也许已经做得足够好,但是当孩子遇到不愉快的事时,比如生病、不会交往等,妈妈又常常会变得不知所措。是什么让我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我们又该如何重拾育儿的自信,以更好地担负起养育之责?
标签:资源共享,成为好母亲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884次
-
从大自然中学习知识
德国幼教工作者认为,对孩子们来讲最重要的是玩,通过玩来教他们,老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帮助者,要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天性。
标签:大自然,学习知识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44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