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基于问题,共有14087条结果
-
把话语权交给教师
在日常管理中,我园倡导“把话语权交给教师”,让教师们在“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浓郁民主氛围中享受着创新的喜悦与超越的快乐。
标签:幼儿园管理,自我管理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401次
-
童言无忌:放假问题
童言无忌:放假问题
标签:童言无忌,放假,问题类别:生活百科浏览次数:636次
-
信息环境下幼儿园教研方式的创新
信息时代信息更新迅速,幼儿园如何跟上时代步伐,改变传统教研模式,探索信息环境数字化教研已成为当今园本教研的新课题。我们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完善的网络环境,探索信息环境下幼儿园教研方式的创新,使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标签:信息环境,幼儿园,教研方式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913次
-
持策略促进教师队伍成长
为了更好地使每一个教师都有所方向地进步、愿意进步、更快进步,管理者还需仔细挖掘这部分人的潜力。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努力解决好“两个矛盾”,使“自主发展”真正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使教师队伍持续、有效的成长。
标签:教师,队伍,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150次
-
寻求角色游戏的有效评价形式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确定游戏主题、构思内容、分配角色和制定规则,创造性反映周围现实生活。游戏评价则是教师和幼儿一起分享游戏经验、提升游戏水平的重要过程。
标签:角色游戏,评价形式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088次
-
培养幼儿良好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交往在人一生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中“幼儿良好交往行为”指的是幼儿以比较恰当的方式与周围人(包括同伴、家长、教师)沟通交流,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得到别人的认可或赞同。对于幼儿,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对其智力发展、以后的学业水平及未来走入社会均有重要作用。
标签:幼儿社会性发展,良好交往能力研究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546次
-
谈幼儿教师的心理亚健康与自我调适
一直以来,幼儿教师以活泼、开朗、健康的形象受到众人的关注,幼儿教师们在幼儿面前也展现出富有青春活力的一面,然而,有个问题却在一个被人们忽视的角落悄然滋长——许多幼儿教师的心理已处在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指在健康与不健康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一旦突破临界线,心理、生理上的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标签:幼儿教师,心理亚健康,自我调适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476次
-
幼儿“唠叨”中的教育契机
3-6岁儿童普遍具有“三好”特征,即:好动、好奇、好问,这是该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同时也是儿童的认知需要。这个阶段的幼儿能通过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具有了一定的倾诉需求,对周围环境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
标签:幼儿唠叨,教育契机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825次
-
设计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市六一幼儿园设计教学课程方案
设计教学法最早由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作为杜威的学生,他沿袭了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他在1918年详细地论述了设计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并成为这一教学法的代表人物。设计教学法要求废除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摒弃教科书,不受学科限制,由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学习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标签:幼儿园设计教学,课程方案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2001次
-
对优化美术活动分享评价环节的思考——以中班美术活动“妈妈肚子里的我”为例
在美术活动的分享评价环节中,教师在观察幼儿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评价、师幼共同讨论、幼幼互动等方式,梳理、总结、整合幼儿习得的知识经验,不断将其完善,帮助幼儿由现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标签:美术活动,评价环节,妈妈肚子里的我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40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