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改变孩子,共有21881条结果
-
幼儿与简单数量关系
幼儿与简单数量关系(young childrens and simple quantity relationships) 数量关系是幼儿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数量关系反映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
标签:数量关系,幼儿思维发展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2095次
-
让孩子爱上手工家庭课程:纸材DIY
纸材可塑性高,是做手工的常用材料。生活中的纸角碎屑随手可得,报纸、广告纸、包装纸、卫生纸……给孩子搜集不同类型的纸材和他一起DIY吧!
标签:幼儿园美工活动,手工家庭课程,纸材DIY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1684次
-
“集合与分类”核心经验概说
生活中充满了可供儿童感知和形成集合与分类经验的各种机会:把自己的玩具柜清理一下,把玩具分类归放整齐;把娃娃家厨房里的餐具摆放好,把点心店里的点心和标牌对应起来;
标签:集合与分类,核心经验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1091次
-
幼儿园男教师职业现状分析及管理策略
提到幼儿园教师,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女性形象。事实上,目前幼儿园教师仍然以女教师为主。
标签:幼儿园,男教师,职业,现状分析,管理策略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3132次
-
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策略研究
一、以激发幼儿兴趣需要为目的,营造民间游戏氛围 1.创设民间游戏情景,吸引幼儿主动探索
标签:民间游戏,幼儿教育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998次
-
幼儿在预设剧本框架中快乐创造
音乐剧《猴子学样》是我园原创的创意戏剧课程方案。该音乐剧的表演内容来自经典动画故事《过后山》,讲述的是一群顽皮的小猴子和一位卖草帽的老爷爷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猴子抢了老爷爷的草帽,老爷爷利用猴子学样的特点与小猴子逗乐、玩耍,最终拿回了自己的草帽。
标签:幼儿,预设剧本,快乐,创造类别:音乐教育浏览次数:1201次
-
中班分类活动中“看不见的手”——幼儿园数学领域“学”与“教”的研究之四
分类是幼儿理解和掌握其他数学关系的经验基础,是发展幼儿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关键内容,是贯穿幼儿园小、中、大班三个年龄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标签:中班分类活动,看不见的手,幼儿园数学领域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574次
-
“阳光作息”利弊谈——幼儿园秋冬季作息时间调整审议研讨活动
主持人(肖菊红):2009年11月,在调整秋冬季作息时间时,我们发现随着气温的下降,幼儿入园的时间越来越晚,很多幼儿错过了8:00-9:00的晨锻机会。同时我们还发现,秋冬季8:00~9:00的阳光也变得懒洋洋的,这个时间段并不适合幼儿进行晨间锻炼,为了把最好的阳光给孩子,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我园对传统的秋冬季作息时间进行了大调整:
标签:幼儿园,秋冬季,作息时间,研讨活动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4711次
-
互动式幼儿成长档案袋评价的研究
新课程强调追随幼儿的兴趣、重视幼儿能力的均衡发展,更关注过程性评价,强调家园互动。在这样的新理念下反思当前的“幼儿发展评价”,我们发现,沿用过去的评价方法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让课程追随幼儿,甚至会阻碍新课程的实施,具体表现为:新课程强调的是幼儿探索世界、表达表现、共同生活能力的培养,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而原有的评价内容有的仅仅指向学科知识与技能;新课程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而当前的评价主体多为教师或园长;新课程强调幼儿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而原有的评价标准相对比较统一。
标签:互动式,幼儿成长档案,评价研究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476次
-
外来务工学前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及解决策略
在流入地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的外来务工子女,在受关注程度、参与教学过程、接受教师评价等方面普遍面临着不公平的问题。
标签:外来务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解决策略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185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