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孩子的破坏行为,共有39033条结果
-
塑造幼儿阳光般的心态——对办园特色的思考与实践
幼儿园力求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是内涵发展、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自身品牌的必要前提。作为一个成长、发展中的幼儿园,五年来,我们把“面向全体,自主发展,塑造幼儿阳光般的心态”作为办园特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实践。
标签:幼儿园园务工作,办园特色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2374次
-
《指南》学习三步走:读、品、行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全面、系统地明确了3~6岁各个年龄段幼儿在各学习与发展领域的合理发展期望和目标,同时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的教育建议。
标签:《指南》,三步走,读、品、行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586次
-
开放教研三部曲——聚焦核心问题确保教研落地
园本教研是提升园所保教工作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使我区园本教研工作能够深入开展、不断推进,每学期每位教研员都会在自己负责的学区内进行园本教研展示活动,在园所自愿报名的基础上,
标签:开放教研,聚焦核心问题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73次
-
对班级区域游戏评价环节的观察与思考--从北京市幼儿教师教育活动展示活动谈起
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对教育过程、教育效果进行诊断和分析的过程。通过量化或非量化的形式去对各类教育活动进行评价,能够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促进教育行为的不断改善。
标签:班级区域游戏,评价环节,观察与思考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94次
-
蒙班的教学计划怎样制订?
蒙班的教学计划怎样制订? 蒙氏没有统一的计划,都统一了,就不是蒙氏。本质上,蒙氏是一对一的,每个孩子都是沿着自己的路径在发展的,无法给出一个30个孩子一起进行的、统一的教学计划。 如果换一个角度,
标签:蒙班,教学计划,蒙氏教育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393次
-
珍视游戏和生活的价值——走进孩子的生活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标签:游戏和生活价值,走进孩子生活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691次
-
集体教学活动中把握好“五坚持”
教育活动应当是计划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计划应立足于对幼儿的了解,预设的计划应当是富有弹性的,应当根据活动中幼儿的行为表现随机调整,切不可苛求教育活动按预设方案一丝不苟地展开,一成不变地进行。
标签:集体教学活动,把握,五坚持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097次
-
幼儿园管理者的智慧,你能读懂几条?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一帆风顺的成长,但这本身就是无法办到的一件事,毕竟,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总会遇到挫折,遇到委屈,他总要独立面对这一切。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之前,让孩子自己变得强大!塑造幼儿品性更重要
标签:园务工作,管理策略,园长研修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753次
-
改掉大宝宝爱“吃手”的坏习惯
很多小宝宝都会有吃手的经历,那是因为宝宝从出生开始,便在探索这个神秘而多彩的世界。探索的方式也是最本性和直观的,即用眼睛去观察,用手去触摸、去尝试。几个月大的宝宝吃手,其实是一个好现象,这是母乳期的宝宝在练习吮吸吞咽的功能,并且吃手的一系列动作可以帮助宝宝协调手和嘴巴的合作能力,标志着宝宝支配自己的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当然也有可能是宝宝饿了、渴了的表现。
标签:卫生习惯,大宝宝爱“吃手”,坏习惯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1243次
-
幼儿教育随笔:幼儿为何喜欢同伴受罚
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其次当孩子犯错时,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艺术的方式,耐心引导,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换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错原因,从而提高孩子的评价能力。问题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实还是要追溯到教师的教育,“从孩子的行为看教师的观念”这话很有道理。
标签:教师,教育观,随笔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69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