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教师转变教育行为,共有32421条结果
-
学前儿童归属感培养的教育建议
对于幼儿来说,归属感是感觉到自己是家庭或幼儿园中的重要一员、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认为有价值以及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的一种情感,是对自己所处的群体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
标签:学前儿童,归属感培养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284次
-
幼儿园班级管理实践与感悟
一位优秀的老师并不一定能成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因为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小“社会”,班级管理工作包含了教学和教学以外的方方面面:幼儿认知的发展、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等。本文对幼儿班级管理工作作了探讨。
标签:幼儿园管理,幼儿园班级管理,实践与感悟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4846次
-
家长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误区(彭爱云)
美术作为一种开发幼儿智力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许多家长在指导和评价幼儿的作品时,往往会走入一种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片面地认为美术就是绘画 许多家长认为:绘画就是美工,其实,这种认识是..
标签:美术教育,误区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1244次
-
10~12个月宝宝户外行走训练的亲子指导
10个月之后的宝宝逐渐进入了行走训练的关键期,随着他们月龄的增加,他们的活动能力逐渐增强,活动范围也相对扩大了,室内的活动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他们大动作发展上的需求,他们更愿意到户外去,在与自然环境的交互活动中,发展各项大动作技能。
标签:宝宝,户外,行走训练,亲子指导类别:幼儿园托班亲子游戏浏览次数:1138次
-
幼师如何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幼师如何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标签:幼儿,进餐,习惯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30418次
-
构建教室文化,促进环境育人
《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明确了环境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而作为幼儿在园生活、游戏、学习的特定空间,幼儿园教室环境有着特定的意义和价值。
标签:教室文化,环境育人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567次
-
创设积极的语言环境 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对于个体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与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的。在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幼儿对自己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身边权威人物的影响,
标签:语言环境,自我意识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606次
-
要正确认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企图拔苗助长的一种做法。目前,在珠海市乃至全省、全国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和相当一部分公办幼儿园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这是极为有害的一种倾向,需教育部门下大力气加以纠正。
标签:正确认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2142次
-
从评优课回归到常态课
文章从分析幼儿园评优课剔除“捣乱幼儿”的现象入手,指出当前幼儿园评优课出现的突出问题,明确评优课应回归到常态课,应摈弃浮夸的“表演课”,打造真实的“常态课”。
标签:评优课,常态课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226次
-
浅谈幼儿园感恩教育
我国有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的教育的传统,《三字经》里也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孝字当头,而行孝必先知恩感恩。感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有着十分特殊的价值和积极的意义。
标签:幼儿社会性发展,幼儿园感恩教育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32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