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真正的帮助,共有37062条结果
-
计划中成长
谈到“幼小衔接”这个话题,似乎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加注重孩子良好的习惯、端正的态度以及品格的养成。因为相比一时的知识储备,这些才是让孩子受益终生的素质。在彩田幼儿园诸多科学的教学理念中,让我深受启发的是教学活动中的“计划”环节。
标签:社会性发展,习惯养成,计划中成长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686次
-
坚持人本化管理,实现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我的办园理念是: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简言之就是以教师、幼儿发展为本,实现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相信大家都记得柳斌的“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也正是这句话促使我的工作小有业绩,学校日渐发展。
标签:人本化,管理,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625次
-
三问教研,寻着问题前行
2014年4月至7月,我园有幸参与了区教研室组织的教研跟进活动,在教研室老师的带领下,第一协作体的各位业务园长三次走进我园,零距离地参与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对幼儿园的教研工作给予具体指导。
标签:园本教研,问题前行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983次
-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冯晓霞教授引进活动区课程后,区域活动在幼儿园得到不同程度的探索与实践。区域活动通过提供与幼儿发展相关联的活动材料,让幼儿与之互动,满足了“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与实际操作”的条件,使幼儿获得自主的、主动的发展。
标签:幼儿园区域活动,常见问题及对策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88次
-
幼儿教师“总也写不完”的理性审视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不断深化,幼儿教育的受关注程度已经在逐年迅速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优质幼儿园、示范幼儿园检查、验收、评比活动。
标签:队伍建设,幼儿教师,理性审视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050次
-
“草根化研究”铺设教师成长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想使教育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请你把教师引入研究的幸福之路。”可见,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旁观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标签:教师队伍建设,草根化研究,教师成长之路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439次
-
幼儿园个人总结
个人总结 2007学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园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卫生先进单位”。被区教育局、街工委、办事处评为先进单位。被街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进..
标签:个人总结类别:幼儿园个人总结浏览次数:1678次
-
从幼儿园虐童事件反思幼儿教育管理
1.揪心——幼儿教师残虐幼儿令人揪心 近年来,一些幼儿教师总是跟幼儿园学生过不去。网上新闻常常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幼儿教师残虐幼儿。比如,山西太原幼师10分钟内狂扇女童数十个耳光,只因为孩子不会算“1 0+1”;浙江温岭幼师揪幼童双耳使其离地近20厘米,只因为“好玩”;
标签:幼儿园虐童事件,幼儿教育管理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3152次
-
对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人文思考
弘扬人文精神是新世纪世界各国美术教育改革的主题,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应当回归人文精神的原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学前儿童的审美心理发展规律,构建适宜的欣赏目标,彰显人文关怀;立足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拓展多元的欣赏内容,培育人文素养;重视学前儿童的主体地位,践行对话的欣赏教学,涵养人文精神。
标签:学前儿童,美术欣赏,人文思考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1717次
-
“审美性”阅读课程的研究与探索
我国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指出:“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德育必须从根本做起,怡情养性。”可见,审美教育对人的健康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标签:阅读活动,阅读课程,审美性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87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