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幼儿园研究数据,共有41944条结果
-
拿什么吸引园长和幼儿?中外幼儿教师的不同职业素养追求
一位幼儿园老师这样说; 如果一个女生不会“弹、唱、跳、画、做” (即钢琴演奏、歌唱、舞蹈、绘画、教具制作)五项技能,她将很难通过幼儿园的招聘考试,获得园长的青睐。理由很简单:不会这些技能技巧,别说给幼儿上课
标签:职业素养,职业追求,职业形象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906次
-
传统游戏场
传统游戏场通常是由铺着土块、混凝土或沥青的大片开放场地构成,场地上零星散布着铁制器材,如攀爬杆、秋千、滑梯、跷跷板以及旋转木马,游戏场周围通常以铁篱围着。
标签:传统游戏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1862次
-
幼儿园积木建构活动中教学观念的三个转变
积木建构活动是指幼儿使用各种积木,运用平铺、延展、围合、封顶等拼搭技能,搭建诸如建筑物、交通工具、日常用品之类物品的活动。
标签:积木建构活动,教学观念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781次
-
统筹各类园所管理 形成多元办园格局
海淀区是北京市科技和文化教育大区,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区内聚集了众多知名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智力资源密集。
标签:园所管理,多元办园格局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419次
-
“无为而治”话管理
在管理史上,人们往往是致力于对组织内部所有的“有”展开了管理和研究,但不见得有效,而是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组织内部除了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人、财、物外,还有一个本该引起高度重视而一直被忽视甚至受歧视的,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可被称之为“无”的东西。而在管理中,这些“无”具有更为决定性的意义,正如老子所说,是“无中生有”“有生于无”。
标签:幼儿园管理,无为而治,管理措施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209次
-
剪出来的教研活动——从一次亲身经历看典型互动情境的选取
在开展“师幼互动中教师适宜应答策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研究教师的应答策略离不开互动情境的支持,越是典型的互动情境,越能从教师的应答行为中获得有价值的启示,取得更显著的研究效果。因此,典型互动情境的获取,成为我们教研活动需要重点准备的内容之一。
标签:亲身经历,典型,互动情境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721次
-
“生活世界”视阈下幼儿园班级“制度化生活”的审视
“生活世界”理论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出于挽救欧洲科学危机、批判实证主义而提出的。他认为欧洲科学危机的实质是科学世界对其产生的基础——生活世界的遗忘。
标签:生活世界,幼儿园班级,制度化生活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1142次
-
管理案例及评析:园长的苦恼
某单位所属幼儿园的陈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很好地遵守劳动纪律,时有迟到、早退、串班聊天等违章情况的发生。
标签:管理案例,评析,园长,苦恼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999次
-
教师如何根据幼儿的学习行为作出回应——集体数学教学活动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表象性,他们的学习需要通过操作学习材料,自主建构认知结构来完成。也就是说,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操作是学前儿童形成经验结构和智慧结构的主要方式。
标签:幼儿学习行为,集体数学教学活动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4136次
-
对话教学理论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对话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对话法。这一方法的实质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引导其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使学生从或多或少,明了或不明了的表象中形成一定的认识。
标签:教学理论,幼儿园教学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21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