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幼儿阅读教育,共有37708条结果
-
通过“走班制”活动开展幼小衔接教育
为了切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近些年来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通过与小学教师多次面对面的交流,我们双方都了解到了孩子进入小学后出现的种种状况以及对方的困惑,并了解到孩子们进入小学后产生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包括学习和生活的独立性及主动性,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标签:走班制,活动,开展,幼小衔接,教育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1219次
-
我和故事表演课程
新学期开学,保教主任就在教研活动时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幼儿园即将实施的特色课程——故事表演课程。在说到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时,她说:“故事表演不妨通过熟悉故事(看听说)一玩故事一创编故事一演故事的流程来实施。”
标签:幼儿园表演课程,幼儿园故事表演课程类别:社会教育浏览次数:21891次
-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和弟弟妹妹不一样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说出自己和小班小朋友的不同,感受自己是一个中班的小朋友,为自己变能干而高兴。 2、能用绘画表达自己想和弟弟妹妹做的事。
标签: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弟弟妹妹不一样类别: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浏览次数:774次
-
认真解读:设计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
很多教师在反思集体教学活动时,都很重视教学目标、环节和教育策略等方面,却比较忽略教学活动前对材料、幼儿的认真解读这一关键问题。近几年来,我看到许多绘本教学活动的效果都不理想,问题大多出在教师没有在设计活动前进行认真解读,现就以我参与讨论和执教的绘本《幸福的大桌子》为例,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标签:解读,设计,教学活动,必要前提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690次
-
对美术教学活动步骤有效性的反思
为了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人们往往从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策略、师幼互动等方面寻求答案,而很少涉及教学步骤。本文试图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对比,反思当前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步骤的有效性。 [案例一:
标签:美术,教学,活动,步骤,反思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1410次
-
中班科学活动设计――--三只小猪
一 教学目的: 1、让幼儿对故事图片有个感官上的认识,培养其语言复述能力和理解能力。 2、在看看、听听、玩玩、讲讲等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故事的理解和认识。 二 准备: 图书(人手一册) 录音 纸偶 桌面玩具(立..
标签:中班语言教案,故事类别: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1799次
-
“关键教学事件”与专业判断力:幼儿教师教育的启示
一般来说,一个专业人士价值的高低体现在没有正确答案的时候,或者说在缺乏相应知识的情境中,他有能力作出睿智的、合理的专业判断。教师在实践中同样需要不断分析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和缘由,并及时做出专业判断以此来主导教学行为,而这些判断对幼儿身心发展必然有着巨大的影响。
标签:关键教学事件,专业判断力,教育启示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2849次
-
专业共同体理论视角下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不仅影响着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同时也是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为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这一研究领域逐渐被研究者们所重视,并由此产生了有关教师,包括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种种理论。
标签:专业共同体,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725次
-
王宜振:让儿童爱诗
王宜振 让儿童爱诗
标签:儿童,诗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3396次
-
真正的教育往往在课堂之外发生
我一直觉得“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教师”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好的老师可以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幸福,而“坏”老师却会轻易的改变学生原本幸福的童年——做老师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一、教育之旅:从偶然到必然
标签:课堂之外,家庭教育,生活教育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4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