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引导孩子学数学,共有28855条结果
-
师德小故事:赞美中获得快乐
师德,是热爱孩子的赤诚之心,师德,是热爱岗位的敬业精神, 师德,是热爱事业的博大胸怀,师德,是以身立教的形象之本。 师德,是孔圣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伟大修养,
标签:师德小故事,获得快乐类别:师德与演讲浏览次数:109次
-
大班幼儿创造性复述技巧的培训策略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幼儿社会化、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关注、研究幼儿的语言很有必要,而复述活动是检查阅读理解、培养孩子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标签:大班,幼儿,创造性,复述技巧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823次
-
警惕常态教学活动中的“非常态”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要靠日常活动的积累,因而开展针对常态教学活动的教学研讨成为当下幼儿园十分重视并大力推行的园本教研形式。
标签:警惕,常态,教学活动,非常态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728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捕捉孩子思维的火花
在一次数学游戏活动中,我与孩子们玩了一个智力游戏:“一个正方形,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昭是大家公认的聪明孩子,他大声地回答:“还剩3个角。”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思维火花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016次
-
几个小妙招应对孩子正常相处时出现的嫉妒心理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斯坦贝格认为,嫉妒感最早可能在学步前的婴儿期就已出现。当孩子发现同龄人拥有的东西比自己更好、更多的时候,无论是成绩、相貌、玩具、老师的表扬,甚至是家长的关注,他们内心往往就会产生小小的嫉妒。作为家长,怎样帮助孩子较好地疏导这种情绪呢?下面的几个小妙招希望能够对家长有一些参考:
标签:小妙招,嫉妒心理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236次
-
培养中班幼儿的自信
中班的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已经出现很多相互评价的行为。由于幼儿处于认知发展的自我中心期,不能体会同伴的情绪感受和想法,不能全面评价他人。在评价自己或同伴时,常常用好与不好、能干与不能干来评价,出现能力的归因。同时,幼儿在接受批评或当别人胜过自己时,往往会归因于自身能力不如别人。
标签:培养,中班幼儿,自信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385次
-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我来了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我来了
标签: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我来了类别: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浏览次数:1857次
-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碰一碰
设计意图: 歌曲《碰一碰》是一首表达朋友之间相互友好的情感,体现朋友之间其乐融融的氛围。它的歌词浅显易懂、易学易唱而且具有游戏性和趣味性,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学唱、游戏。
标签: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碰一碰类别: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浏览次数:1835次
-
2011学年暑期培训学习心得
标签:暑期培训总结,培训心得,幼师培训类别:师德与演讲浏览次数:1699次
-
尊重儿童的自然学习方式,有效促进儿童的学习和成长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长期从事乡村儿童教育实践和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代表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系统展现了他的儿童观、教育观、学习观、
标签:儿童,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成长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29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