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交往区域,共有6533条结果
-
4-5岁教育重点
现在,你的孩子已经具有成人的协调和平衡感。可以看到孩子以大而有力的自信步伐走和跑、不扶栏杆上下楼梯、脚尖站立、在一个圆圈中旋转和来回蹦跳。他的肌肉力量也强得足以完成一些挑战性的任务,例如翻筋斗和立定跳远。
标签:幼儿园教育,中班教育重点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632次
-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生命意蕴
[摘要]音乐具有满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属性,是个体自然生命的呈现,音乐与生命同构,能引领个体精神生命的追求。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生命意蕴体现为尊重幼儿个体参与音乐活动的生命体验,发展幼儿的主体间性,培育幼儿热爱生活和追求自我超越的生命态度。
标签:幼儿园音乐教育,生命意蕴类别:音乐教育浏览次数:552次
-
面对家长的质疑,我们可以做什么——由“木木受伤”事件引发的思考
作为教师,你受到过来自家长的质疑吗?“是不是老师打了我的孩子?”“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老师不知是怎么在照顾的!”“孩子的事一问三不知,这老师怎么那么不负责!”……
标签:家长质疑,受伤事件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348次
-
个案分析:对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分析与对策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标签:个案分析,幼儿自信心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5254次
-
解决好幼小衔接的三个问题
幼儿园与小学在作息制度、课程设置、评价方式等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如何缩小二者之间的“缝隙”,做到幼小之间的“无缝衔接”是我们开展幼小衔接研究希望实现的目标。我们认为,幼小衔接首先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标签:解决好,幼小衔接,三个问题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895次
-
案例分析:“争吵”变得有意义了——评案例“娃娃家的争吵”
案例“娃娃家的争吵”清晰完整地描述了珈珈从哭着向教师倾诉到愉快地参与娃娃家游戏的过程。我们从中读到了孩子的情绪变化、游戏中的矛盾冲突以及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
标签:案例分析,娃娃家争吵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4453次
-
保护环境,促进幼儿发展
我们都知道幼儿的成长发展,是在良好的环境中酿成的。那么怎样让幼儿在3――6岁这段时间受到良好的熏陶、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
标签:保护环境,促进幼儿发展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294次
-
细读新入园幼儿的心理需求
又到了托班或小班幼儿新人园的时候了,每每看到家长和孩子“泪眼相送”,真的好像是“生离死别”。
标签:新入园幼儿,心理需求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1313次
-
幼儿园数学操作材料:记数游戏盘
幼儿园数学操作材料:记数游戏盘 制作意图:利用废旧物品来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及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教育价值:通过幼儿动手操作瓶盖的增加量或减少的瓶盖量,来提高幼儿对数学的概念,从而也可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
标签:数学材料,瓶盖,数字类别: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5842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分享活动中的内心独白
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初步建立了“我”“我的”概念,对自己的物品爱护有加,害怕被别人侵占。为此,我们开展了“学习分享,感受快乐”的主题活动,幼儿从分享食品、玩具到分享书籍、感受。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分享活动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49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