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自主体性,共有5811条结果
-
教学方法:怎样指导孩子阅读绘本?
在精选绘本的基础上,教师或者家长应该和幼儿一起阅读,一起感受经典图书的美妙故事。“每一个相同的故事会因阅读声音的不同而不同,每一幅相同的画面会因眼睛观察的不同而不同。”(Thomas,1998)除了常规的阅读外,教育者更是应该和幼儿一起开展绘本的精读。精读时,教育者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幼儿运用全身各种感官,尽快地进入自主阅读,在精读中感受快乐,获得心灵滋养。
标签:教学方法,阅读绘本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4527次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老鼠吃西瓜
设计意图前段时间有一位家长向我反应:孩子在吃完半只西瓜后,不停地摆弄西瓜皮,还一个劲地问半圆的西瓜皮可以做什么。我告诉家长这证明孩子有较强的创造欲望,应该为孩子积极的提供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动手、动脑。边向家长介
标签:中班教案,语言教案类别: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779次
-
由模仿到创造:角色游戏“汽车”的产生与发展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形式之一,而对角色游戏的指导则是幼儿园教师颇感困惑的问题。幼儿在游戏中能获得哪些发展?幼儿在游戏中真能有效学习吗?教师在游戏中究竟要怎样帮助幼儿,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应怎样把握游戏主题的产生与发展?
标签:角色游戏,汽车产生与发展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49109次
-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京剧小戏迷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京剧小戏迷
标签: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京剧小戏迷类别: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浏览次数:1466次
-
利用餐具开展创意美术
餐具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生活材料,如果能引导幼儿发现餐具的美,那么就能拓展幼儿美术的材料与形式。我园在幼儿“餐具画”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把我园的一些做法介绍给大家。
标签:幼儿园美术教育,餐具,创意美术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1539次
-
论园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迷失与应然转向
“校本课程开发”是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欧美课程领域的新术语,至今已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在我国,关于“校本课程开发”这一问题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活化课程管理体制,为了创建学校特色,但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标签:幼儿园园本课程,园本课程开发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976次
-
从BBC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说起——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九)
英国广播公司(BBC)不久前拍摄的一部《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的纪录片,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标签:BBC拍摄,纪录片,学前教育文化类别:学前历史浏览次数:878次
-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神奇的小纸片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神奇的小纸片
标签: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神奇,小纸片类别: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浏览次数:1695次
-
浅议以儿童为中心的反思性课程的实施
儿童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对象和主体。特别是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以来,教师越来越强调对儿童的关注。因此,从儿童的发展水平和视角出发,成为每一名教师设计和组织课程的基础。
标签:反思性课程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778次
-
中班上学期科学小实验材料的投放
科学小实验现象明显,操作性强,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幼儿可通过对材料的操作、观察、比较、分析,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中发现或推断事物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
标签:中班上学期,科学小实验,材料投放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21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