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注意问题,共有19536条结果
-
对幼儿活动自由的再思考
导读:幼儿需要宽松的环境,自主的活动,自由的表达。但如果离开了老师的引导,这种“自由”就有可能变成一种无序的,盲目的,原因的活动。
标签:幼儿活动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66次
-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心理是否健康不仅关系到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关系到幼儿今后的人生走向。现代心理学表明:健康心理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质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标签: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因素类别:心理发育浏览次数:4084次
-
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情绪能力
教师的情绪能力是指教师觉察、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地表达与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
标签:幼儿园教师,情绪能力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2751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巧用拍手
下课铃响了,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孩子们下车了,只剩下几个孩子了。正在这时,王禾禾的妈妈急匆匆赶来:"老师,禾禾呢?""走了"。"谁接走的?"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巧用拍手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432次
-
尊重幼师从"心"开始
幼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有女性的优势,也有女性的不足,但只要我们从“心”开始沟通,主动了解她们;用“心”为其解忧,学会尊重她们;专“心”替其服务,热情帮助她们,建立平等、和谐、文明、健康的团队精神
标签:尊重,谈心,理解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753次
-
资源共享:孩子告“状”
孩子在向家长描述幼儿园事件时难免会发生告老师状的情况,这时,你是一位应诉的法官,还是一座疏导的桥梁?案例中墨墨爸爸显然没有墨墨妈妈冷静、考虑得周全。家长处理孩子“告状”的态度和方式,不仅会影响事件的处理和发展,也有可能会影响孩子在园期间的家园关系以及孩子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面对孩子的“告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标签:资源共享,孩子,告状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614次
-
孩子过分依赖的五个表现及心理分析
一、害羞 (一)表现: 让妈妈头疼的是每次家里有生人来,女儿点点总是显现出六神无主的样子;那么小的人儿,显出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好静不好动,每次到朋友家里串门,她会一路吵着“不去&rdquo
标签:过分依赖的表现,心理分析类别:心理特点浏览次数:2956次
-
尊重幼师从"心"开始
幼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有女性的优势,也有女性的不足,但只要我们从“心”开始沟通,主动了解她们;用“心”为其解忧,学会尊重她们;专“心”替其服务,热情帮助她们,建立平等、和谐、文明、健康的团队精神将不
标签:师资,尊重,团队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861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孩子被小朋友打了后,应该如何对待
孩子自从上了幼儿园,回来经常说有个小朋友打他。有两次我发现他的脖子被抓破、手上有咬痕。问了好多家长,说这个爱打人的孩子也曾打过他们的孩子。于是我们教育他被打时就可以还手,但别人没动手时不可以打别人。结果孩子现在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445次
-
课题抓手:让教育科研成为教师成长动力
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是指教师通过自身主动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
标签:幼儿园师资.老师成长动力.课题抓手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0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