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方法和策略,共有32621条结果
-
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 设计组织科学活动
我认为教师及时终止预设的教学计划的做法值得肯定。这一教学事件引发的“教师应该如何设计、组织这类探究活动”的问题值得讨论。
标签:幼儿,年龄特点,设计,组织,科学活动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3129次
-
问题“成长”记
成为国家级“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园以后,我们更注重了研究问题的自下而上性。上学期,我园三个年级组分别围绕三个重点问题开展了连环追踪式的研究。我们发现,问题就像树一样,给它施以探究的养料,它就会成长,成
标签: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幼儿园教研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835次
-
案例分析:彩虹糖不见了……
为了让孩子更快地适应幼儿园,从情感上接受幼儿园的生活,从小班开始,我们就允许每个孩子每天带一两样家里的玩具来园。有时候,孩子们也会带点小食品来,我们就让孩子们将这些东西都放在走廊的橱柜里。
标签:案例分析,彩虹糖不见了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2631次
-
幼儿园园务总结篇:春季工作总结
满怀着希望与憧憬,满载着收获与欣喜,我和我园的全体教职工又共同走过了创新发展的又一年。
标签:幼儿园园务工作,春季工作总结类别:幼儿园园务总结浏览次数:2829次
-
即兴创作的基准:MENC项目――帮助老师评估学生进步的标准
在你的第四级课程中,学生们正在用手鼓表演来回答您的表演提问。你知道一些学生的反应是成功的而另一些学生却正是学习。你想记录学生们在即兴创作能力上的进步,你将采用什么标准去评估呢?什么样的作品听起来是好的即兴..
标签:音乐教育,表演,评价策略类别:奥尔夫浏览次数:1016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异班混龄让奇奇成长
奇奇是隔壁班的男孩儿。 精瘦,个儿不高,眼也不大,但整个样儿透露出一种精干、灵光,加之那标志性的招风耳让我记住了他。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异班混龄,奇奇成长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762次
-
“家庭小队”——家园共育中的家庭合作组织
幼儿园要做好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必须获得丰富的家庭教育信息,家长与教师如能形成交叉交往模式,则有助于达到此项目的。要形成交叉交往模式,则要提高幼儿园与家庭的交往质量,还要有意识地促成家长之间联
标签:家园共育,家庭,合作,组织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1175次
-
我园教研组织的改革
一、问题诊断 教研组是教师从事教研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幼儿园教学行政的最基层组织。我园与绝大多数幼儿园一样,分设小班组、中班组和大班组,年级组与教研组合二为一。但从其长期以来实际行使的
标签:教研,组织,改革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957次
-
在共同学习中共同发展
共同学习这个词汇看起来似乎并不陌生。但实际上在幼儿教育阶段,真正深入其中,对相关的问题、规律以及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至今还是比较少的。这就给我们的研究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同时也留下了巨大的困难。
标签: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139次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领下的美术评价
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必须在了解幼儿的能力水平、心理特征、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让美术评价真正起到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
标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美术评价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5530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