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个体发展,共有15380条结果
-
从知识考古学视角重新审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有其产生的深厚文化基础。从知识考古学的视角来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只是表露于外的现象,追溯其文化根源,可以发现这一现象隐含着对儿童生命价值的呼唤,深藏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博弈,体现了工具理性时代的诟病。人类社会生存环境与方式的变化呼唤幼儿园教育与时俱进、去粗取精、顺应时代、走向未来,从文化根源上消除“小学化”弊端。
标签: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1266次
-
关于举办“幼儿园教研工作创新与教师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的邀请函
中教研字〔2014〕第035号各市(州、地)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进修校、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提供教育质量、实施科学发展的关键。园长、教师如何在园本教研实践中更新观念、
标签:教研,专业成长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1833次
-
如何做好随班就读家长工作
家长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班就读家长工作则更具有挑战,只要教师能始终以一颗平等、真诚、友爱的心去对待孩子和家长,就终会换来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家长的信任与配合。
标签:随班就读,家长工作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1070次
-
如何做好随班就读家长工作
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发育落后于正常孩子,例如智力落后、学习困难、语言障碍、听觉障碍、视力残疾与情感行为障碍等,我们称之为发育迟缓。
标签:随班就读,家长工作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2141次
-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孩子,别哭
幼儿园 教师 教育随笔 孩子 别哭
标签: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孩子,别哭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634次
-
美国幼儿园活动转换时间的利用及其启示
过去的十年中,美国学前儿童的入园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很多学前教育机构都面临着一个相同的压力,即如何记录儿童在学业和社会性发展方面取得的进步。[1]当教师应对这一压力时,他们关注更多的是那些在获得学业和社会性发展方面存在困难的儿童,以及这些行为困难对班级中其他儿童的影响。
标签:美国,幼儿园,转换时间,利用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1794次
-
揭秘美国幼儿园:孩子小冲突自己解决
美国幼儿园大部分实施混龄教育,同一班里3岁到5岁的都有。孩子之间难免会发生小冲突。一般情况下,老师不会过早介入,而是让两个小“责任人”自己沟通,即使介入,也仅提供一些引导,让孩子们“自己说了算”。
标签:美国幼儿园,冲突解决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227次
-
幼儿园园本教研:两园联动共探乡镇家园互动策略
幼儿园园本教研 两园联动共探乡镇家园互动策略
标签:园本教研,两园,联动,共探,乡镇,家园互动,策略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947次
-
民间体育游戏在体育活动中的运用
民间体育游戏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游戏活动,游戏内容丰富,游戏形式多样,在给幼儿带来快乐的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身体。
标签:幼儿园健康教育,民间体育游戏,体育活动的运用类别:健康教育浏览次数:20460次
-
寻求农村幼儿园家园互动的有效途径
研究背景 新《纲要》的颁布、新课程的实施,对幼儿园家长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纲要》的总则中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在组织与实施..
标签:农村幼儿园,家园互动的途径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8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