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语言表达,共有13003条结果
-
倾听诗歌的声音 感受诗歌的美丽——一次关于幼儿诗歌学习的区级教研活动历程
我区语言专题研究组成员来自全区不同类型、不同体制的三十多所幼儿园,教师们都对幼儿语言学习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
标签:幼儿,诗歌,学习,区级,教研活动,历程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2619次
-
深层品续智慧处理合理超越——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下幼儿园教材的合理使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领域特点、性质及教育目标,选择、研究材料及相关资源,是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
标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材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2582次
-
尊重幼儿学习特点 引导幼儿快乐学习
文/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 徐明2001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3-6
标签:纲要,学习特点,学习结果,快乐学习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4016次
-
2014宝宝入园准备攻略大全
2岁以后,父母就可以考意将宝宝送到幼儿园了,集体教育可以培养宝宝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将宝宝送到幼儿园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家庭与幼儿园有着极大的差异,宝宝在适应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使得上幼儿园变成他们最大的压力来源。
标签:宝宝入园,准备攻略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745次
-
教师在主题生成活动中的角色研究
生成活动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在一个主题产生后,教师必须以幼儿的视角预设出多种发展思路,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并依据教育目标制订出生成活动中的最佳指导策略。
标签:主题生成活动,角色研究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025次
-
幼儿园教育中的隐性文化逻辑——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七)
今年5月,南京和上海分别召开了题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学前教育论坛”的国际研讨会。《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的主要作者托宾、薛烨等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参加了这两次研讨会。
标签:幼儿园教育,隐性文化逻辑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616次
-
利用反思性教学提高有效提问的能力
摘要:幼儿教师的有效提问是开发幼儿智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缺乏对有效性提问的方法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偏重于教学提问的形式,幼儿被动地接受提问,很难体现它应有的价值与功能,教师的有效提问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与提升。
标签:反思性教学,有效提问能力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678次
-
挖掘读本资源 拓展教育活动
《种子开花》讲述的是一粒种子从播种到发芽再到开花的生长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深入挖掘读本资源,使阅读活动成为整合其他领域的有效途径。下面我结合教学实录,谈谈对活动“种子开花”的思考。 教..
标签:阅读活动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338次
-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小精灵的舞》说课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小精灵的舞》说课
标签: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小精灵,说课类别:精选说课浏览次数:1439次
-
把表演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几种方式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是幼儿表达自我感受、体验课程内容的重要形式之一。那么,如何关注幼儿表演欲望,并将这种欲望融入幼儿园课程的一些相关领域呢?在
标签:表演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380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