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儿童自我调节,共有12890条结果
-
幼儿教师随笔:教会幼儿与同伴交往
交往是人们之间为了协调、联合力量去获取某种共同成果而进行的相互作用”,随着儿童越来越早地进入学前教育机构,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已成为儿童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同伴关系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
标签:幼儿,幼师,交往,成长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449次
-
玩中学科学 玩中出智慧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它集自由、趣味、假想和创造于一体。游戏活动需要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能培养幼儿的动手、动口和动脑能力。科学教育中引入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试试、做做、玩玩中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认识,符合幼儿的特点,很受幼儿的欢迎。通过科学游戏,幼儿可以在玩中学科学,在愉快的体验中学科学,他们的积极性、自主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探索求知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标签:科学教育,玩中学科学,玩中出智慧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2238次
-
知识分子的“九大素质”和“四不糊涂”
——俞敏洪10月18日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第六期教师进修班上的讲话 亲爱的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 在座的各位教师已经在新东方工作很长时间了,所以称之为老教师,教学水平在各方面也已经炉
标签:知识分子,九大素质,四不糊涂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295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这不是我的作品
一块块粗糙的泥巴在一双双肉肉的小手中欢畅地翻来滚去,泥土的自然气息呼唤着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用泥巴创造着自己世界,表达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的想法。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不是我的作品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375次
-
关于幼儿园课程模式的思考
关于幼儿园课程模式的思考
标签:幼儿园,课程模式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976次
-
园校过渡中衔接的误区、断层和解决策略
在儿童的个体成长中,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衔接。现实中常见的一些误区和断层,值得关注:
标签:幼小衔接,园校过渡,解决策略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1426次
-
代币奖励和自选惩罚方式合适吗?
“教育诊断”栏目: 您好! 外出学习时听一位田老师(化名)介绍她的奖惩办法,让我陷入了困惑。
标签:代币奖励,自选惩罚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224次
-
透过虐童悲剧反思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一段时间以来,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细数这些暴力虐童事件,一般都遵循着新闻媒体曝光→舆论愤怒谴责→相关部门介入调查→相关责任人受到惩罚的处理思路。然而,这样循环往复的倒逼式应急处理并不能彻底根除幼儿教育环境的暴力倾向,某事件在该地“平息”后又会在彼地重新拉开类似悲剧的序幕。
标签:虐童悲剧,学前教育发展,幼儿教师素质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2230次
-
资源共享:“宅小孩”还有救
每年夏天在小区开展的亲子课程中,我都以儿童文学阅读或创作为桥,和一个个渴望被文学滋润的心灵相会。
标签:资源共享,宅小孩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813次
-
避免幼儿园安全事故的19提要
我们经常会发现,所谓的“调皮”孩子似乎要“经摔”些,在小意外中摔伤、骨折的大多是体能和协调能力相对较差的孩子。事实上,注意安全并不等于限制孩子的活动,为了避免幼儿园安全事故而减少活动的想法是得不偿失的,
标签: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33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