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成长活动,共有25527条结果
-
论园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迷失与应然转向
“校本课程开发”是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欧美课程领域的新术语,至今已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在我国,关于“校本课程开发”这一问题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活化课程管理体制,为了创建学校特色,但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标签:幼儿园园本课程,园本课程开发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976次
-
相吸、相知、相融——重庆市江津区几江幼儿园的学习故事之旅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掀起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学前教育变革。随着《指南》实施工作的深入推进,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儿童观、教育观、教育方式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革新。
标签:幼儿园学习故事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434次
-
了解早期干预,促进普特融合
0~6岁是孩子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极高的时期,3岁时孩子的大脑已达到成人脑重的75%,从出生到5岁又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最快阶段。因此,加强对这个年龄段的干预工作,以O~6岁孩子为早期干预对象,特别加强对O~3岁婴幼儿的早期干预,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标签:早期干预,普特融合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977次
-
幼儿园管理中园长与教师的情感交融策略
幼儿园是一个团队,园长是这一团队的核心。在这个团队中园长如何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工作中融入更多的情感因素,如何巧妙地将爱师之情施于管理过程之中?下面谈一点我在管理过程中的几点粗浅感悟。
标签:幼儿园管理,园长与教师,情感交融策略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875次
-
生态启蒙,绿色引航区域学前教育特色
植根本土、着眼未来的发展定位 随着崇明生态岛建设功能定位的确立,把相对落后的乡村改造成生态文明社区——一场深刻的促进内涵发展的区域社会改革孕育而生。生态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是崇明教育为生态岛建设服务的主动作为,是崇明教育必须具有的社会功能、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崇明课改本土化实践的选择。
标签:区域教育,学前教育特色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270次
-
小班幼师个人总结
送走了吉祥的鸡年,又迎来了喜庆的狗年。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又迎来了新的一年,新的学期把握新的机会,这里,我把我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标签:幼师个人总结类别:幼儿园个人总结浏览次数:7036次
-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教育的嬗变与目标选择
[摘要]人们对儿童文学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儿童文学教育目标的确定。传统的儿童文学教育注重语言的认知,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识字和识记。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新教材的引入,儿童文学教育更偏重价值引领,注重儿童的理解和道德内化。
标签:现代中国儿童,文学教育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310次
-
幼儿园国学课程建设应立足幼儿视野
【摘要】“振兴国学,必须从娃娃抓起” 。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把传承中华文化当成一种使命。如何在幼儿园推进“国学课程”建设是当前摆在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为了更好地体现幼儿园的国学课程特色,必须立足幼
标签:国学,幼儿视野,课程管理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542次
-
幼儿园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这个学期已结束了。看小朋友们一天天的懂事,一天天地在长大,心里总是乐滋滋的,和他们在一起真的很开心,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一般,和他们在一起尽情的玩耍,任何烦恼都被这爽朗的笑声冲到云外去。
标签:教学反思,心得体会,教育随笔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7927次
-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实例推行研究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它包含着教学和教学以外多方面的内容。幼儿园的班级是幼儿园的核心单位,是幼儿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日活动的组织,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等,都是依托班级为基地进行的。
标签:幼儿园班级管理,实例研究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40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