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幼儿园与社区,共有42389条结果
-
选择性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有效性研究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指出:课程既要确保为幼儿提供其终身发展所需的基本经验和机会,也要适应幼儿个体的特殊需要,从幼儿园课程功能的维度分为共同性课程、选择性课程。共同性课程是指面向各类幼儿园和全体幼儿,体现促进幼儿基本发展的课程,它着眼于最基本的经验积累。
标签:选择性,课程设置,有效性,研究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690次
-
在种植活动中学习与发展——以“小豆苗”种植为例
我园面积不大,但我们充分利用墙根、楼顶平台、阳台、窗台等空间开展种植活动。种植活动不仅带给了教师们惊喜,也助推了孩子们的成长。现以种豆苗为例加以阐述。
标签:种植活动,学习与发展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127次
-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策略
90年代后,科学教育走进了幼儿园,并慢慢被幼儿园所接受,认为儿童有科学,可以学科学。
标签: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策略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761次
-
探索培养幼儿交往的途径
标签:探索,培养,幼儿,交往,途径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664次
-
幼儿园区域游戏:规则与创新
在中国的几乎所有大小城镇,“棋牌室”随处可见,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所谓的“棋牌室”中,没有“棋”只有“牌”。究其生发之因,则颇耐人寻味,似与规则和创新有关,寓意着人们的追求取向,对当今教育有着重要的警示。
标签:幼儿园区域游戏,规则与创新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3432次
-
学年个人发展计划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未来教育发展的重点将更多的转向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要求。而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标签:个人,发展,计划类别:幼儿园个人计划浏览次数:2183次
-
从知识考古学视角重新审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有其产生的深厚文化基础。从知识考古学的视角来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只是表露于外的现象,追溯其文化根源,可以发现这一现象隐含着对儿童生命价值的呼唤,深藏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博弈,体现了工具理性时代的诟病。人类社会生存环境与方式的变化呼唤幼儿园教育与时俱进、去粗取精、顺应时代、走向未来,从文化根源上消除“小学化”弊端。
标签: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1266次
-
教研推进基于“尊重与需求”的推进三步曲——区域推进“学习故事”的思考
“学习故事”作为一种用叙事的形式对儿童学习和发展进行评价的方式.为教师提供了一种观察和解读幼儿学习行为的方法,它更多的是关注幼儿“正在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
标签:园本教研,尊重与需求,学习故事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575次
-
基于教育性玩具为中介的幼儿园支架式教学探析
西方一些研究者把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提出了支架式教学。以教育性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探讨和研究如何利用教育性玩具来促进幼儿概念学习和认知发展。
标签:教学分析,玩具,支架式教学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2175次
-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园长
当一名幼儿园园长在外人看来似乎是一件挺简单的事,每天坐在办公室打打字,到各个班查查岗,挺悠闲。事实上,每一位园长心里都很清楚:只想得过且过,当园长并不特别困难,但是,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园长,有谁又敢
标签:职业园长,园长管理,园务工作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1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