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培养良好习惯,共有19575条结果
-
浅谈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导读:教育活动方面的培养在日常开展的教育活动中教师需在各个领域的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平时幼儿交往中发现的问题,利用教材进行教育,并通过一些交往的情境,
标签:交往能力培养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84次
-
如何让孩子拥有一个好的心态
家庭的重大变故是孩子产生不良心理的重要因素 家庭结构或经济状况的改变,由孩子的生活波及到心理,不稳定与不安全的情绪也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消极的影响。
标签:幼儿心理,好心态 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413次
-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升教师回应智慧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目前我国幼儿园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活动类型,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活动类型。因其普遍,故而存在的问题较多。尤其是随着上海市幼儿园二期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
标签:回应智慧,幼儿提问,老师回应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601次
-
浅议中班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动手动脑”学科学
中班的幼儿与小班幼儿相比,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不难发现,他们好动、非常喜欢模仿,语言学习能力也大大提高。他们对周边的事物充满了未知,各种科学现象激发着他们探索的欲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要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挥其动手的能力,进而使其动脑,最终能主动去探索。
标签:中班幼儿,科学教育方法,动手动脑学科学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984次
-
专家:三方面提高幼儿园质量
关于教育,我们有着共同的期盼和渴望,从事幼教工作这么多年,有时真的特别觉得想放声大喊:我的孩子!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冯晓霞做客人民网教育频道,围绕“落实政府责任,着力解决入园难”的主题,
标签:幼儿园质量,入园难,幼儿园师资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475次
-
召开优质家长会 构建家园合作桥粱
幼儿园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围绕幼儿教育问题开展的面对面的以口头形式为主的群体性活动,是家园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如何有效地利用家长会,让家长近距离地了解幼儿园教育,提高家长对幼儿的关心程度,使家园真正走到一起,这始终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也由此在实践中获得了一些有益的体会。
标签:家长会,家园合作桥粱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717次
-
幼儿园教育叙事:可乐的转变
可乐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爷爷奶奶的娇惯下变得很“自由”,不是在集体活动时插嘴、乱跑,就是用拳头解决纠纷,做些危险的事情,让我们提心吊胆,以至于到了大班只要班上出了什么事,孩子们想都不想就说“肯定是可乐干的”。
标签:幼儿园,教育叙事,可乐,转变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521次
-
培养孩子做事的有序性
常听一些家长说起孩子刚入学后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写作业的时候把语、数、外等凡是要完成的都一股脑儿拿出来,结果,语文作业写了一半停下来写数学,数学才把口算写完,遇到应用题卡壳了,就又丢下数学去做英语,一个小时下来,三门作业一门都没做完,而且桌子上还堆满了作业本、课本、文具,一片狼藉。
标签:培养,孩子,做事,有序性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517次
-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早睡早起身体棒》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良好生活习惯。 2、使幼儿养成正确的睡姿。
标签: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身体棒类别: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浏览次数:1065次
-
幼儿园考核管理初探
幼儿园的管理如何摆脱经验型家庭式的旧框框,提高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园长必须思索和探究的问题。园长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应该完整地统一在管理过程中,就是要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与本园实际
标签:考核,岗位职责,角色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9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