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 残障儿童医教结合,共有12533条结果
-
体育游戏对3-6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幼儿时期是心理快速发展阶段,而心理发展又离不开动作。虽然动作本身不是心理,但动作和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游戏是幼儿时期的主导活动,而体育游戏在幼儿各种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它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全面的促进作用。
标签:体育游戏,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类别:健康教育浏览次数:2384次
-
幼儿园小班综合活动:家里的声音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选自《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试行)》之《学习活动》的主题“好听的声音”中的“家里的声音”这一素材。
标签:幼儿园小班,综合活动,家里的声音类别: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浏览次数:2087次
-
透过虐童悲剧反思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一段时间以来,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细数这些暴力虐童事件,一般都遵循着新闻媒体曝光→舆论愤怒谴责→相关部门介入调查→相关责任人受到惩罚的处理思路。然而,这样循环往复的倒逼式应急处理并不能彻底根除幼儿教育环境的暴力倾向,某事件在该地“平息”后又会在彼地重新拉开类似悲剧的序幕。
标签:虐童悲剧,学前教育发展,幼儿教师素质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2230次
-
怎样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对英国威尔士基础阶段相关指导文件的解读
在英国的威尔士,儿童正式入学年龄为5岁。 5岁以前儿童的教育并没有纳入法定的义务教育之列,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政府对5岁前儿童教育的忽视.
标签:培养,儿童,创造性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934次
-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及矫正
攻击性行为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标签: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正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3874次
-
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情绪是个体对外部和内部事物的主观体验,它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行为变化,包含生理成分、表情成分和体验成分。[1]在婴幼儿阶段,尤其是在婴儿阶段,他们的情绪有些“变化无常”,因此有人将该阶段的婴儿形象地称为“情绪俘虏”。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情绪在内容的丰富性、体验性上不断“内化”,儿童从最初的“情绪俘虏”逐渐转变为“情绪主宰者”,在与他人相处时更加有技巧,能在互动中表达、识别以及控制情绪,还能更好地协商他们的“关系世界”。近年来,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标签:儿童社会性发展,情绪能力发展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451次
-
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艺术教育
随着儿童艺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相关研究的日益深入,艺术教育资源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同和高度的重视。幼儿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资源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幼儿艺术教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社区资源,幼儿艺术教育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786次
-
幼儿园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在即将过去的一个学期里,在园领导的全力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我园的业务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回顾这走过的半年,有许多值得总结与梳理的地方,现对幼儿园的研训工作做个反思与总结。
标签:幼儿园校本研训,园本研训工作总结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4158次
-
近年来澳大利亚幼小衔接的举措及其启示
帮助儿童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已成为不少国家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澳大利亚在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非常重视幼小衔接问题,其教育理念和成果可以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借鉴。
标签:澳大利亚,幼小衔接举措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251次
-
关注核心经验,促进儿童的数学习
随着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在理念、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颇为盛行的学科式教学为强调要渗透于儿童的生活,即要关注教学与儿童生活的联系所取代。
标签:核心经验,儿童数学习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389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