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区域研修共同体,共有10465条结果
-
变方案设计为预测与对策——区域化课程中对传统备课模式的突破
区域化课程中教师的备课与传统集体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事先设计好活动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围绕设计好的环节开展活动。
标签:方案设计,区域化课程,传统备课模式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738次
-
青年骨干教师个人成长方案
本人从事教育事业二十多年以来,始终能保持一颗热爱幼教事业的诚心,时刻以一种饱满的工作激情,在不断地自我学习和自我反思中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为了自己能够在学习、工作中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特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并力求在实施中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进而能不断提高作为一名市级骨干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标签:青年骨干教师,个人成长方案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330次
-
尊重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园本教研体系
以园为本的教研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当前的园本教研存在教研形式、教研内容和教研主体过于单一的弊端,很难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标签:尊重,教师,专业发展,构建,多元化,园本教研,体系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572次
-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近年来,有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问题得到教育部门、社会越来越高的重视。本人结合幼儿园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具体经验,尝试在培养幼儿社会性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标签:社会性发展,方法和策略类别:社会教育浏览次数:591次
-
教研员在园本教研中的“三个跟进”
教研员是以教研为本职工作的专业人员,对本地区园本教研的“跟进”起着重要作用。
标签:教研员,园本教研,三个,跟进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309次
-
幼儿园大班教师个人学期工作总结
从毕业以来走到现在也已经工作一年多了,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努力我觉得自己对幼儿园这份工作已经能基本熟悉上手了,这一年多走过来的时光,我想,最重要的是学会感谢。
标签:幼儿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类别:幼儿园个人总结浏览次数:7179次
-
中班学习性区域材料的投放研究
学习性区域活动(如美工区、科探区、益智区),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
标签:学习性,区域材料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763次
-
幼儿交往能力培养中区域游戏的妙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幼教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国外先进幼教经验的传人,区域活动已在幼儿园广泛开展起来。区域游戏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对幼儿的社会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
标签:幼儿交往能力,区域游戏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700次
-
小家庭与大社会——小班混班角色游戏的实践
在以往的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常常表现出适应性较弱,对本班教师依赖性强,游戏中的交往和互动表现欠佳等行为。而在混班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可玩的空间变大了,可玩的东西增多了,还有不同班级的玩伴等。幼儿在混班角色游戏中逐渐提高了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逐步摆脱了对本班教师和环境的依赖。我们将小班混班角色游戏定位于“小家庭与大社会”,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挖掘其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标签:小家庭与大社会,小班混班,角色游戏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070次
-
有效推进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基于尊重的教研工作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本县多数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开展得并不十分有效,有的甚至只是一种摆设。
标签:幼儿园区域活动,教研工作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8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