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与他们共成长,共有31460条结果
-
浅谈幼儿园卫生保健精细化管理模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方面,且综合性强,牵扯面广。
标签:幼儿园卫生保健,精细化管理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1735次
-
幼儿情感培育的艺术路径:以音乐为例
儿童的成长过程,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其中良好情感的发展在儿童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艺术是激发幼儿情感、幼儿表达情感、交流情感的良好途径,因此在艺术活动中进行幼儿的情感教育是很有价值的。
标签:幼儿情感培育,艺术路径类别:音乐教育浏览次数:911次
-
让家园栏在家园共育中发挥功效
家园栏作为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一个窗口,其目的是及时向家长传递幼儿在园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使家长了解参与幼儿园的工作。然而,就目前许多幼儿园设置的家园栏来看,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标签:家园栏,家园共育,发挥功效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3951次
-
元情感结构作为成人与儿童互动素养的组成部分
【摘要】本研究从成人(父母、教师)对自己情感的意识、对儿童情感的意识和对儿童情感处理的支持等三个维度出发,将父母的元情感结构分为情感拒绝型和情感训练型两类。
标签:元情感结构,互动素养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38次
-
尊重幼儿差异,培养幼儿多元兴趣
兴趣是人类个体积极认识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使幼儿对事物主动关注、积极探究,并带有情绪和向往心情。我园的兴趣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教与学的方式,培养幼儿对学习、生活、运动、游戏的兴趣,从中挖掘幼儿的多种潜能,进一步激发、培养幼儿兴趣的品质。几年来,我园既形成了兴趣教育课程及文化,又促进了幼儿个体和群体和谐、健康、快乐地成长。
标签:尊重,幼儿,差异,培养,多元兴趣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1418次
-
你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学前教育?
“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中国谚语跟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类似,都认为儿童的早期心理特点和性格是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幼年时期的经历将影响人的一生。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学前教育对孩子今后
标签:幼年时期,早期教育,幼儿能力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425次
-
读《父母不该说的话》有感
对于孩子的教育,其成败不仅关系到孩子的未来,也关系到家庭的未来。
标签:读有感,父母,不该说的话类别:师德与演讲浏览次数:851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三至六岁儿童的学习就是“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地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的过程”。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048次
-
幼儿园节日活动方案:庆元旦活动流程
一、7:10—8:20接待幼儿入园,进行区域活动 二、8:30—9:00 组织幼儿早点三、9
标签:元旦,活动流程类别:幼儿园园务计划浏览次数:2055次
-
幼儿午睡难题如何轻松应对
午睡是个令许多幼儿教师头疼的问题。午睡对于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幼儿来讲十分重要,午睡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体健康。在幼儿园,为了帮助孩子养成按时午睡的习惯,许多教师尝试多种办法,不乏很多奇思妙想
标签:午睡,午休,睡觉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270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