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认识自我,共有13289条结果
-
教育管理批判范式系统阐述其道德领导思想
标签:教育管理,科学制管理,道德领导思想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839次
-
警惕祸从口出——吓唬孩子的代价
梁老师:26岁,从教6年,大班班长,活泼开朗、说话随意,喜欢与孩子开玩笑,偶尔用语言吓唬孩子。 豆豆,5岁半,男孩语言发展好,喜欢学舌,淘气活泼。 豆豆妈妈:全职妈妈,敏感内敛,对人的信任有限。
标签:教育方法,祸从口出,吓唬孩子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064次
-
把握真问题研究真儿童
关于防拐教育的“事倍功半”现象,笔者曾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过拙作《受过安全教育为啥还被“拐走”了》,详细地分析和梳理过其中的原因。
标签:把握真问题,研究真儿童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51次
-
资源共享:“坏”行为透露好消息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有些让人不解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向我们透露的往往是孩子“长大了”的好消常用焦虑的心态解读这些行为信号。
标签:资源共享,坏行为,好消息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092次
-
幼儿园管理是如何利用道德理论来约束的
标签:幼儿园管理,道德理论,约束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909次
-
幼儿园队伍建设:启迪群体实践智慧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园队伍建设 启迪群体实践智慧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标签:幼儿园队伍建设,启迪,群体,实践,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2690次
-
我园取得良好生源的重要保障(招生)
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如何使自己的幼儿园能彰显特色、保证教学质量才是取得生源的重要保障。
标签:幼儿园生源保障,幼儿园教育质量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241次
-
让孩子拥有归属感
实践告诉我们,当孩子能够感觉到自己是家庭里重要一员的时候,他就能自觉维护这个家,并经常为家做些有益的事情,他的行为也往往具有建设性。如果他在家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感觉不到自己的重要性,他在家里自我感觉不好,就会产生卑微感。为了消除或者战胜卑微感,他就会用捣乱、破坏性行为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
标签:幼儿社会性发展,孩子,归属感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226次
-
“80后”幼儿园教师职业现状的调查研究
“80后”作为备受争议的一代,当他们走上教师岗位时,人们难免质疑:这些“不成熟”的“独一代”能否教育好“众望所归”的“独二代”?是一代不如一代,还是一代胜过一代?
标签:80后,幼儿园,教师,职业,现状,调查,研究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779次
-
幼儿的情绪教育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人类丰富的情绪及其表现无疑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的缘由之一。幼儿,同样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情绪世界。有的孩子稍不顺心就大喊大叫,有的孩子受了委屈只是暗自流泪,有的孩子快乐自信,..
标签:情绪教育类别:心理特点浏览次数:233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