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教育行为转变,共有23179条结果
-
绘本里的小社会——利用绘本开展幼儿教育的策略与途径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幼儿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换句话说,这种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步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标签:绘本社会,幼儿教育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816次
-
共读《读懂幼儿的思维》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专业学习,但是,面对专业学习,教师们往往会觉得深奥难懂,枯燥乏味,理论和实践难以结合和转换。如何唤起教师们学习的热情,如何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解内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链接和转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尝试依托园本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们共读学习。
标签:读懂幼儿思维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327次
-
由“妈妈语”现象看师幼互动
妈妈和婴幼儿在日常对话过程中出现的“妈妈语”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行为的本质,可以引申出诸多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标签:妈妈语,师幼互动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740次
-
试论幼儿混龄教育的必要性
【论文摘要】在我国,混龄教育通常被看成是同龄教育的补充或点缀,人们并未充分意识到混龄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从幼儿异龄交往的必要性、异龄互动的益处以及弥补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同伴群体缺失等三个角度阐述实施幼
标签: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367次
-
幼儿园个案分析:语言发育迟缓
由于独生化的社会影响,子女在家庭的地位明显提高,家长视子女为掌上明珠,对儿童普遍采用"过度保护"的养育态度,导致现在许多儿童成为"问题儿童"。
标签:个案分析,语言发育迟缓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2061次
-
生活环节更精彩——有效挖掘生活环节中课程资源的实践研究
众所周知,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通常可划分为九个环节:入园、盥洗、进餐点、饮水、如厕、户外活动、午睡、离园和集体教育活动。
标签:生活环节,更精彩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418次
-
良好师幼关系策略
lianghao shiyou guanxi celue 良好师幼关系策略(strategies to establish goo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 and chi..
标签:师幼关系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3786次
-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会飞的塑料袋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会飞的塑料袋
标签:幼儿园中班,说课稿,会飞的塑料袋类别:精选说课浏览次数:1470次
-
从"爱管闲事"看幼儿规则意识的主动建构
当老师们读到《"爱管闲事"的宏宏》这个案例后,肯定会会心一笑,因为我们的班上也许正有一位这样"爱管闲事"的宏宏。
标签:爱管闲事,规则意识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60次
-
适宜干预,纠正儿童偏食、挑食行为
挑食、偏食的现象在幼儿园较为普遍,分析原因一般有两方面。一是生理不良反应造成对某些食物排斥,如过敏反应,这种现象往往仅对少数食物产生厌恶情绪,进食后会出现呕吐等症状,消化不良的儿童对所有食物都不感兴趣,对此应进行相适宜的医学治疗。另一方面是儿童饮食习惯不良,长此以往形成心理排斥反应,这些儿童往往表现出对同一类食物特别喜欢或不喜欢,针对不同类型的行为表现应采取不同的有效干预策略。
标签:适宜,干预,纠正,儿童偏食,挑食行为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210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