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适宜的评价,共有35060条结果
-
幼儿园如何走出“小学化”问题的窠臼——基于教育部《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的思考
2014年11月15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就《意见》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二期行动讨划把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作为重点任务之一,说明这一状况和趋势仍没有根本扭转,再次表明要引导和改变目前不正常的“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的现状,使学前教育走上正轨。
标签:小学化问题,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045次
-
让国际交流指向普通教师队伍发展
近年来国际交流逐步受到大家的重视,一方面源于基础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了教育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通过国际交流确实能促进幼儿园在办园理念、课程体系、队伍建设等各方面的发展。学者吴定初指出,基础教育的民族化必须具有清晰的国际化走向的意识。
标签:国际交流,教师队伍发展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859次
-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9大有效方式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就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终身受益;反之,则将终身受害。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即超早性(人的习惯萌发于早期,从小开始培养,容易形成好
标签:常规管理,班级管理,榜样示范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223次
-
对游戏的指导应顺应幼儿的游戏意愿
对游戏的指导应顺应幼儿的游戏意愿
标签:游戏,指导,顺应,幼儿,意愿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983次
-
幼儿自主阅读的教育指导策略
[摘 要]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自主阅读兴趣与能力的重要时期。幼儿园应积极关注幼儿的认知需要,为幼儿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采用多样的阅读形式,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指导家长选购图书、开展亲子阅读互动活动,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
标签:幼儿自主阅读,教育指导策略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2880次
-
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的课堂注意力
【摘要】教学效果是所有教学的最终目的,幼儿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幼儿在得到更多快乐的同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因此,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效果,必须从提高幼儿的课堂注意力开始。教师应从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合理
标签:课堂注意力,有效策略,研究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2557次
-
让思维游戏课程更吸引幼儿
“幼儿思维游戏课程”以“智力结构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核心理论基础,针对幼儿在思维活动中所应用的各种基础能力,即认知、记忆、评价、聚敛和发散,进行专门的培养,从而帮助幼儿建构学前期的基础思维能力。思维游戏..
标签: 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428次
-
从环境创设入手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儿童的活动离不开环境,离不开成人为其创设的“有准备的环境”。 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准备的环境,让环境“说话”,通过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准备、生活环境的创设,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真正做到环境为幼儿服务,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标签: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主动学习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1322次
-
幼儿园教案:我的玩具
幼儿园教案:我的玩具
标签:幼儿园教案,我的玩具类别: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浏览次数:5205次
-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快乐小猪
让小朋友愿意参与小猪盖房子的创编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探索搭建不同房子的肢体动作,并在音乐的伴随下生动地表现。
标签:艺术活动,小猪,盖房子类别: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浏览次数:202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