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幼儿教师教育细节,共有40318条结果
-
幼儿生活习惯及养成教育模式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一是尽管幼儿对外界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他们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远跟不上他们的需要,这使得我们在制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考虑以游戏为主,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标签:幼儿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1467次
-
浅析幼儿园师生间的沟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之一
随着教育工作者对“健康”认识的日益全面,人们在关注生理健康的同时,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提高人的素质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那种只重视幼儿生理卫生保健,忽视幼儿心理卫生保键、只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社会性培养的教育,致使幼儿在身体健壮,智力发展的背后隐藏着缺乏同情心,情感淡漠,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而我们所说的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
标签:师生沟通,心理健康教育类别:心理发育浏览次数:2057次
-
浅谈幼儿创新教育的灵活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这样一段表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标签:幼儿园创新教育,幼儿创新教育,教育灵活性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002次
-
社区广场舞对幼儿园音乐集体教学改革的启示
[摘 要] 幼儿园音乐集体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存在着以语言和聆听为主、追求教学结果的高效率、师幼互动没有内涵、教师高度控制等问题。
标签:社区广场舞,幼儿园音乐集体教学类别:音乐教育浏览次数:763次
-
《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 第39号 《幼儿园工作规程》已经2015年12月14日第48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nbs
标签:工作流程,幼儿园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10050次
-
幼儿园男教师稀缺,我们找找弥补的策略
有人戏称,在中国学前教育界,男教师是“熊猫”,因为稀缺,弥足珍贵。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则普遍反映,男教师的确很受幼儿喜爱。
标签:幼儿园,男教师,稀缺,弥补,策略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296次
-
教师在主题生成活动中的角色研究
生成活动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在一个主题产生后,教师必须以幼儿的视角预设出多种发展思路,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并依据教育目标制订出生成活动中的最佳指导策略。
标签:主题生成活动,角色研究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025次
-
在幼儿园文化建设中实施社会价值观教育的意义与策略
[摘 要] 人发展的核心是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建构幼儿园文化,就是为找回不断缺失的社会价值,为此要调整长期偏离的培养目标,把平等、尊重、自律、宽容、互助等社会核心价值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与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儿童根基品质的发展。
标签:幼儿园文化建设,社会价值观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046次
-
幼儿教学互动:师幼互动中的教师发展观
师幼互动中的教师发展观
标签:师幼互动,教师,发展观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955次
-
发展一互动课程模式的形成动因和基本理念
发展一互动课程源自哈丽雅特·约翰逊(HarrietJohansson)和卡罗琳·普拉特(CarolinePratt)在纽约市保育学校开展的进步主义(ProgressiveMovement)教育实验,即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结合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而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标签:互动课程模式,本理念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3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