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触电后怎么办,共有22935条结果
-
刍议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品质。然而,当今一些独生子女在家里像个小皇帝、小公主,走出家门后却胆小、自卑、孤僻,合作能力明显较弱。
标签:幼儿社会性发展,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120次
-
师幼互动中的教师发展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革新的指导意识、创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教育观念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洗礼,其中教师在幼儿发展中的角色、地位的定位把握得非常准确。在倡导幼儿自主发展的理念中,把教师发展放在了同等地位。要把这种观念转化为行为,必须通过实践,而师幼互动则是最好的实践行为。
标签:师幼互动,教师,发展观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135次
-
浅谈活动区游戏后的分享活动
活动区游戏是指教师根据活动室空间的大小,巧妙选用隔断物,有针对性地创设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区域活动内容,满足幼儿多种游戏需要的室内活动。
标签:活动区,游戏,分享活动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206次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陀螺
设计意图 陀螺是孩子们比较熟悉和喜爱的一种玩具。看看我们的活动区角落,常有孩子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为那小小的转动的陀螺而惊叹、沮丧、兴奋、不服气。转动的陀螺里藏着好多秘密,
标签: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陀螺类别: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2915次
-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
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及其意识,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在进行亲社会教育时,应利用区域游戏,让幼儿体验亲社会行为;抓住日常生活的点滴,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利用文学作品,激发幼儿的亲社会意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幼儿的亲社会意识;提升保教人员的示范行为,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利用家园及社区活动,凸显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成效。
标签:幼儿社会性教育,幼儿亲社会行为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3147次
-
将“私人收藏”转化为“集体财富”
教师有不少自己的教学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教师的“个人作品”并被其“私人收藏”,因此,它的价值和作用往往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标签:私人收藏,转化为,集体财富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795次
-
优化实习场活动提升课程实施质量
实习场是当代教与学的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环境的一个隐喻,意思是在一个真实或拟真的知识境脉中使学习者理解知识。也就是说,知识是通过经验而情境化的。
标签:实习场活动,课程实施质量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955次
-
与家长交流“三宜三不宜”——由一则幼儿在园发生的意外案例引发的思考
案例 在餐后散步活动中,大三班圆圆小朋友排在队伍的后面,因圆圆的鞋子比较大(大出6厘米左右),一不小心碰在了大型玩具的圆柱上,左眼上方磕破了。
标签:家长交流,意外案例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585次
-
制作环保购物袋
家长会时,老师通知我们要做环保包,随后观赏了其他班制作的环保包,我感到压力很大:一个个包都太好看了。回家路上我就琢磨上了:让奶奶做,奶奶以前可是当地有名儿的裁缝,做个包肯定没问题。此方案行得通,但李一航一点也没参与进来。
标签:环保购物袋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633次
-
新教师应如何实施班级常规管理
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幼教工作者来说,在幼儿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中,往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惑。常常听到刚刚入园的新老师抱怨:“在常规管理中,当我帮幼儿制定常规后,他们往往只能按照我的要求实施一段时间,几天之后就把常规全部忘在脑后了。”
标签:新教师,实施,班级,常规管理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647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