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心理学效应,共有8349条结果
-
教育随笔:教赫赫拍皮球
教育随笔:教赫赫拍皮球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都在操场上拍皮球,只有赫赫一个人紧紧地抱着一个皮球,躲在活动室的门后面。赫赫是个做事认真、谨慎的孩子,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经常因为怕出错而退缩,不愿意尝试。在学习拍皮球时..
标签:教育随笔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749次
-
关注幼儿游戏中的“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的概念源于社会科学。主要用来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在不利地位的人群。有人将这个概念引入到教育领域中,用来指学生当中被教师忽视的人群,即“学习成绩差的人群、纪律差的人群、没有任何明显的长处默默无闻的人群”[1]。
标签:教师观察与指导,关注幼儿,弱势群体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689次
-
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1只小猪和1OO只狼”活动设计
涉及领域:语言 活动背景: 《1只小猪和100只狼》是日本著名绘本作家宫西达也的力作。作品秉承了宫西达也一贯的创作风格,充满原生态的生存智慧和童稚童趣的游戏精神。
标签: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1只小猪,1OO只狼类别: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2745次
-
数字教育――幼儿怎样学习数学?(二)
二、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准备 幼儿有没有逻辑呢?皮亚杰认为是有的。儿童通过反省的抽象所获得的逻辑数理知识,正是其逻辑的来源。这里要解释的是,皮亚杰所说的逻辑,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思维的“逻辑”,而是包含两个层面,..
标签:数字教育,数学知识类别:心理特点浏览次数:3021次
-
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难在哪儿?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的问题。2011年教育部《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
标签:小学化,幼小衔接,去小学化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522次
-
大班幼儿毕业与入学指导策略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就要进入小学,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人生发展中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教育家指出,儿童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阶段性指不同阶段心理有不同特点。连续性指儿童心理发展的新特点是在原有特..
标签:毕业,入学,指导策略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1452次
-
幼儿教师师德演讲:拒绝职业倦怠期,做快乐幼师
每个幼儿教师,都会有倦怠的可能,我们都知道,职业倦怠,其实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行业中,各种职业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据调查证明目前职业压力最大的五种行业中,教师行业赫然在列。 一、职业倦怠的产生 经常听到有
标签:教师文案,师德与演讲类别:师德与演讲浏览次数:851次
-
正确引导宝宝的交往能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引导和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用谈判、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对于孩子今后的成长非常重要。
标签:引导,宝宝,交往能力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716次
-
逐步累加 层层深入从“米中寻宝”材料看教师对学习性区域活动材料的调整
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思考如何将教育目标隐含在材料中,如何根据材料的特征灵活多样地进行投放,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标签:区域活动材料调整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90次
-
秋季幼儿园迎接新生入园系列活动
设计意图 新学期开始了,小班幼儿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爸爸妈妈等家庭成员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孩子们在家大多数是饭来张口,家长包办
标签:幼儿入园,秋季入园,迎接新生类别: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浏览次数:436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