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相遇的智慧,共有34202条结果
-
浅谈家庭资源与家长的负担(叶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家长关心、支持、参与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的积极性,共同提高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质量。可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教质量的提高单靠幼儿园教育本身难以奏效,必须站在新..
标签:幼儿园家长工作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957次
-
幼儿园艺术审美教育的策略
[摘 要]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应定位在审美教育的范畴内,强调对儿童审美感受的引导。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是使人从自然人变为审美创造的人。
标签:幼儿园艺术审美教育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869次
-
用民间故事熏陶幼儿心灵
民间故事以其想象自由奇特、情节奇异动人、语言生动形象、笔调幽默乐观的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许多故事在娱乐游戏的同时,让幼儿的心灵得到了熏陶。 一、取材广泛,拓宽幼儿的知识视野 民间故事的范畴比较广,一般包括动植..
标签:民间故事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233次
-
中班戏剧表达活动:帮小猪洗澡
中班戏剧主题活动“我的幸运一天”取材自绘本《我的幸运一天》。这一绘本用幽默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关于智慧与勇气的故事,形象鲜明的角色,跌宕起伏的情节,给幼儿创造了戏剧表达的空间。
标签:中班戏剧,表达活动,帮小猪洗澡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511次
-
评价的“尺子”和“镜子”效应
教师对待质量评价的态度的改变,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园长评价观念的影响。园长的评价方式由“管”变为“促”,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不断改进、优化自己的教育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园长也就成了支持和鼓励教师提高保教质量的促进者。
标签:幼儿园,评价,尺子,镜子,应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475次
-
数学活动中的提问设计策略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向幼儿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常常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思维、操作方式。而数学活动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目标指向性,因此,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教师更应注意语言的应用,尤其是提问的设计,因为提问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活动质量和教学效果。
标签:数学活动,提问设计策略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1346次
-
领域教学知识(PCK)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带来了许多变化,从学前教育领域来看,最大的变化就是学科界限被打破,由原来的分科课程转变为主题走向的整合课程。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从学科教学知识的视角来探究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教师对整合课程的实施,更有助于教师关注和支持儿童的个体化学习。
标签:幼儿园队伍建设,领域教学知识(PCK),教师专业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5537次
-
好奇的狗熊
森林里住着狗熊妈妈和她的孩子小狗熊。这只小狗熊特别好奇,不管什么都要刨根问底,弄个水落石出。大家送他个美名,叫“小好奇”。 一天,―列火车停在林间山坳里。小好奇从未见过这个黑乎乎的庞然大物,急忙跑过去问:“喂..
标签:童话类别:幼儿文学欣赏浏览次数:1145次
-
亲近动物 感悟生命——谈我园的动物课程建设及实施
虞永平教授曾说:让幼儿亲近自然,关注动植物,感受生命的成长,从而珍惜生命,爱护生命,这也是中西方很多幼儿教育家的共识。
标签:动物课程建设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955次
-
俄罗斯现行学前教育大纲评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教育领域不断发生变化。苏联时期,幼儿园采用典型的知识系统化教学模式,全国有统一的学前教育大纲。
标签:俄罗斯,现行,学前教育,大纲,评析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26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