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欢迎来中国,共有21730条结果
-
有种教育是玩出来的
一根长长的线、一只简易的风筝,只要成人舍得时间,就能给儿童无尽遐想无尽快乐; 一本童书,她可以在或坐或立或蹲,看得咯咯直笑,笑得满屋生辉; 几块积木,就是她的王国,各种建筑在领地上无尽铺排……
标签:游戏,陪伴,自由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352次
-
幼儿园家园互动:磊磊的小脸,爸爸的心思
对于小年龄幼儿,家长最关心的是他们的健康与安全。孩子在幼儿园发生意外伤害事件,家长不免心焦,教师若处理不当,很可能引发家园冲突。以下是我的一次亲身经历,让我感触良多。
标签:幼儿园,家园互动,小脸,爸爸,心思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1677次
-
“打”是为了塑造好人格
近日,负责执掌澳大利亚国家课程审议的教育顾问专家凯文·多纳利在接受一个电台采访时表示,他并不反对对学生采取体罚方式,称对学生进行体罚有时是奏效的。多纳利的这番话再次引起社会上关于是否该打小孩的讨论。
标签:塑造人格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178次
-
“大头儿子”和“小饼干”系列列“亲情和爱”演绎的故事
一直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如今有了姐妹篇《小饼干和围裙妈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春华以其富有童心童趣、张扬亲情友情、散发着
标签:专访,郑春华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484次
-
英国学前教育课程的设置及其启示
[摘要] 英国历来有重视学前教育的传统,围绕政府颁布的《基础阶段课程指南》,英国学前教育界探索并设置了相应的课程。借鉴其成功经验,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应以爱为基础,重视幼儿表达与交往能力的培养,将数学问题和生活相结合,让幼儿亲近自然和锻炼身体,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标签:英国,学前教育课程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855次
-
文学知识――格林兄弟及主要作品简介
格林兄弟是德国文学史上的两颗巨星。格林兄弟是哥哥雅各布・格林(1785~1863)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1859),兄弟俩只差一岁,他们出身在德国的哈瑙,父亲是学法律的。在兄弟俩不满十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标签:文学知识,格林童话类别:科学知识浏览次数:1083次
-
浅谈陶行知理论对幼儿教师理念的正确引导
[摘要]: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理论比较先进的有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陶行知等人物。而陶行知是我最近熟知的一位先生,他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作为一名旧中国的知识分子,他是由教育救国走上民族民主革命道路
标签:陶行知,教育,师德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975次
-
消费要引导,理财须启蒙
有关研究表明,儿童金钱观的萌芽期在6岁以前,形成期是在6—12岁,发展期在12—18岁。儿童如果能在适当的年龄接受正确的相关教育,那么在日后的生活中他将更容易拥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能力。
标签:消费引导,理财启蒙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381次
-
特拉弗斯及主就要作品简介
特拉弗斯(Pamela lydon Travers,1906~?),英国女作家,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北昆士兰,长期居住美国。特拉韦斯在三十年代曾当过记者、演员和舞蹈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在美国一个英国驻美机构里..
标签:作品,简介类别:科学知识浏览次数:641次
-
猪八戒换脑袋
谁都知道,猪八戒有个笨脑袋。猪八戒自己也挺着急。他听说现在人的本领越来越大了,可以给人换心、换肺、换手,还能换头哩!有一天半夜,他乘孙悟空和沙和尚熟睡着,就偷偷溜到人间,去找医生给他换个聪明脑袋。 一位白胡子..
标签:童话故事,猪八戒换脑袋类别:幼儿文学欣赏浏览次数:102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