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网络沟通、家园互动,共有11342条结果
-
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笨”小孩变聪明了
情境一: 游戏区里,孩子们都在高兴地玩着幼儿园新添置的积木,他们大声地向别人炫耀着自己的作品,浩浩在一旁呆呆地坐着,手指放在嘴里,眼睛羡慕地盯着别人的插塑作品,看得出来他也想玩,我走过去问他:“浩浩,来给你积木,你也来一起玩吧!”“我不会。”“会的,浩浩可聪明了,一定可以插得很好看。”“老师,我很笨的,不聪明,奶奶说的,我不会。”
标签: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笨小孩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2835次
-
“树形象、优服务”活动个人计划(王霞)
我园开展“树形象、优服务”活动,这对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与锻炼的机会,也是提高教师各方面综合能力的一个窗口。作为一名班主任,幼儿园大集体中的一员,我会尽我所能将这项工作做好。具体活动计划如下: 一、加..
标签:团队精神类别:幼儿园小班班务计划浏览次数:1057次
-
小班家长会发言稿
小班家长会发言稿
标签:小班,家长会,发言稿类别:幼儿园小班家长会稿浏览次数:3956次
-
在角色表演中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对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尽管图画书具有生动可爱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毕竟是静止的,若使这些形象活起来、动起来,将会对幼儿的感知、理解起到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通过家园合作,引导幼儿将书中的故事以角色表演的形式展示出..
标签:角色表演,阅读能力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908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养蚕记
一天,齐齐带来了一个小盒,盒子里面有很多小黑子儿。我请小朋友们猜这究竟是什么,结果谁都没有猜出来。齐齐最后告诉了大家,是蚕。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了,都问齐齐它们怎么才能长大呢?齐齐告诉大家,只要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两三天就能变成小蚕宝宝了。这以后孩子们每天都去观察它们,耐心地等待着它们变身的那一刻。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养蚕记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945次
-
幼儿教师工作总结:大班第二学期年度个人总结
时间时间像飞鸟,滴答滴答向前跑……随着孩子们《毕业歌》歌声的响起,意味着他们就要毕业了,一学期又过去了。看着这群孩子从小班时因为不适应而哭闹到大班毕业因为不舍而抽泣,我感慨良多。三年的时间看着他们一步步地成长,
标签:工作总结,个人总结类别:幼儿园个人总结浏览次数:500次
-
转园,如何轻松面对
幼儿入园后,家长往往会因为一些原因给孩子转园,比如,搬家、工作调动等客观原因;或是因为对幼儿园不满意、孩子不适应等主观原因。
标签:转园,轻松面对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343次
-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尝试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时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研究依托《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尝试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科学活动主题较狭窄,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能力较弱。(
标签:科学教育,问题及对策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89次
-
饭桌上的“乾坤”
长辈对孩子的爱,不能是溺爱、愚爱,应当是智爱、巧爱,藏爱于心,纳爱于行。
标签:饭桌,乾坤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519次
-
科普知识――符号@究竟是什么意思?
凡是上过网,发送过电子邮件的人,都会在E-mail地址中看到这样一个特殊的符号“@”,不过,许多人都不知道它的来历。早先,@符号在英文中曾含有两种意思,即“在”或“单价”。它的前一种意思的发音类似于英文at,于..
标签:科普知识,符号类别:科学知识浏览次数:176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