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真的,共有2747条结果
-
趣味法培养好习惯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对于两岁多的孩子来说,趣味教育法将使教师组织活动事半功倍。 幼儿刚入园,往往对自己的小水杯、毛巾认不清,虽然都有标志,但效果往往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标志都是老师事先准备好后指定给幼儿..
标签:趣味教育法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1924次
-
解答那些让家长“头疼”的事儿
幼儿园家园共育:解答那些让家长“头疼”的事儿问:宝宝现在2岁零8个月了,说话分不清你我他。吃饱饭后,她会说“她不吃了”;有人问她你的衣服真漂亮,是谁买的,她会说“她妈妈买的”。平时已和她在对话中刻意强调,但她大
标签:家长,教育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1336次
-
学习《指南》,接受“挑战”
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的“艺术”包括两项内容(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四个目标和七条核心教育建议。表述中,教师“教”的成分降低了,而强调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体验、感受周围生活或艺术作品中的美;与此同时,“技法为王”的观念也被否定,突出强调创作主体(孩子)自由、自主的感受与创作表达。
标签:《指南》,挑战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2161次
-
幼儿园情境教学应用的误区及对策
幼儿园情境教学是通过各种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接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创设,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动机,从而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知识建构的一种教学方法。
标签:幼儿园情境教学,误区及对策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531次
-
用心感受童心
苗苗老师望着这个孩子在墙上肆意的画着的线条,奇怪的问:"你画的这是什么?"孩子没有回头也没有停笔,淡淡的回答:"这是路,这是爸爸回家的路……"这是我心中的永恒片段。 宝宝..
标签:用爱心感受童心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102次
-
家庭教育的误区(二)(彭爱云)
家务活父母干就行了 我们小时候都被父母安排着承担一定的家务,但轮到自己做父母时几乎没人指望孩子能帮家里做事。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脱离父母走向独立,成功地构筑自己的生活,而家务活正是增强他们能力与自信的途..
标签:家教误区,溺爱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999次
-
红舞鞋
从前,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女孩,名叫珈伦。她是个孤儿,生活很苦,没有鞋穿,只好光着脚走路。 村里有一位善良的女鞋匠,她用旧红布为小珈伦作了一双鞋。小珈伦穿上了鞋,心里很高兴。这时,一辆很大的旧马车赶过来,车里坐着..
标签:童话,红舞鞋类别:幼儿文学欣赏浏览次数:540次
-
大灰狼和小公鸡
一天,大灰狼和他的朋友白狼在小路上散步。又悠闲又自在。 白狼问:“亲爱的朋友,你有小鸡方面的知识吗?” 大灰狼说:“我对鸡很有研究。”他抬头挺胸,装出一副大学者的派头。 白狼说:“太好啦,昨天,一只野鸡飞进我的..
标签:灰狼,公鸡类别:幼儿文学欣赏浏览次数:1048次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抽奖游戏
大班科学教案 抽奖游戏
标签:幼儿园,大班教案,科学教案,抽奖游戏类别: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2938次
-
较劲不如交心——家长工作案例与反思
场景一:拍头事件 周一放学时,孩子和家长走得差不多了,我正准备组织全托的孩子出去玩,还没走的小豪拉着爸爸的手说:佳宏拍了我的头。孩子一边说一边摸了摸自己的头,准备拉孩子走的爸爸立刻停了下来,开始扒拉着孩子的头发看起来。
标签:幼儿园管理,家长工作反思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238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