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教师职业道德精神,共有24301条结果
-
引读 精读 慢读——一种浸润式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模式
自2012年1O月15日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起,我园以多种方式,支持教师走入《指南》,在逐渐领悟的同时慢慢将其精神融入于日常教育之中。
标签:浸润式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2904次
-
管理春风化雨 教育润物无声
一个民族的振兴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一所幼儿园的发展同样需要一种“文化”来引领。这种“文化”是幼儿园的灵魂与精神支柱,是幼儿园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和谐发展的时代,如何让管理做到春风化雨,让教育达到润物无声,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标签:幼儿园管理,幼儿教育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2245次
-
“成长支持系统”:教师专业发展的“引擎”
顶层设计:从长计义完善师资提升机制 突破瓶颈:立足本职促进教师卓越发展 “成长支持系统”:教师专业发展的“引擎” ——上海市浦东新区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域推进方式” 画面与师韵 数据与培训成果
标签:成长支持,专业发展,发展空间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758次
-
职称评定“难”在哪儿?
名额太少,只能靠等 提起职称评定,淄博一位中学教师说,学校700多个老师,高级名额一年也就一个,中级名额2到3个,排队等高级的有300多人,等中级的100多人,“几乎看不到希望。” 名额紧张,一
标签:职称评定,教育职称,评职称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427次
-
上海3年内确保98%适龄儿童接受学前3年教育
12部门联手“护航”学前教育 通过3年时间让98%适龄儿童接受学前3年教育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卫生局等12个部门日前联合制定出台了《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从2006年起上海将用3年..
标签:适龄儿童接受学前3年教育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1793次
-
幼儿园教师管理制度集锦
师德 1、教师要具备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责任心、事业心。 2、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热爱、尊重幼儿,坚持积极正面教育,禁止 任何形式的体罚和变相体罚。严禁打骂孩子,树立与孩子平等的观念
标签:制度,师德,常规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328次
-
什么样的校长“万人迷”?
有了一个好校长,才会有一所好学校。教师只有喜欢他的校长,才能充分运用其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做好工作,这样,学校整体工作质量也必然能够蒸蒸日上。 想做一位老师们喜欢的校长吗?48条建议送给你,照此下去,你
标签:幼儿园园长研修,职业素养,情感沟通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600次
-
读懂孩子架起生存安全教育的桥梁
当《纲要》在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呼唤声中走来的时候,我们以职业的热情深情地拥抱着它;当它用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感召我们的时候,我们用心一遍遍、努力地解读它.
标签:生存安全,教育桥梁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20次
-
幼儿园男教师需从尴尬处境中突围
“当然希望幼儿园有个男体育老师,这样(男)孩子性格能更阳刚一点。” 记者问了不少幼儿园孩子家长,对于幼儿园需不需要男体育老师,他们都异口同声地投了赞成票。然而,现实中,男体育教师除了稀少之外,我
标签:幼儿园男教师,男幼教,男体育老师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743次
-
转变家长观念,帮助孩子幼小衔接
如今,只要一提到孩子教育,很多家长都有自己的“一家之言”。归纳起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心态:首先是“望子成龙”型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这也是大部分家长的心态;第二类是“随波逐流”型的,认为自己的孩子是龙就会上天,是虫就要入地,且由他去吧。有这样心态的家长也为数不少;第三类是兼于两者之间,对孩子的学习抓一阵、放一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随着家长时间精力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标签:幼儿园幼小衔接,转变家长观念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105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