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文学语汇学习,共有15207条结果
-
文学知识――爱德华•拉布莱依及主要作品简介
爱德华・拉布莱依(1811~1883)作为19世纪的政治家和法学家,对历史学、法学、政治学都颇有研究。他先后当过律师、议员、终身参议员和法兰西最高学府“法兰西公学”的领导人。他的写作活动主要不是在文学领域中,而..
标签:文学知识,爱德华拉布莱依类别:科学知识浏览次数:764次
-
在师幼互动中共同建构幼儿园课程
课程建构是师幼互动的过程。课程的主题和目标是教师在幼儿的兴趣、问题、经验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结果,课程策略是教师在幼儿认知特点与学科特点之间搭建的支架与台阶,课程实施是教师和幼儿平等对话的过程。当我们以此为教育信念时,幼儿园课程的有效性与质量将会大大提高。
标签:师幼互动,共同建构,幼儿园,课程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1207次
-
儿童文学欣赏――如果我是那片云
儿童文学欣赏――如果我是那片云 我爱着天上的那一片云,那片白白的、会变的云。瞧它一会儿变成只小黄狗,摇着尾巴,追着太阳跑;一会儿变成只小灰羊,在草原上撒欢儿跳高。 我要是那片云,该有多好!我就变成一座桥,好长好..
标签:儿童文学欣赏――如果我是那片云类别:幼儿文学欣赏浏览次数:1954次
-
文学知识――杨绛简介
杨绛: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 杨绛,(1911――),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
标签:文学知识,杨绛类别:艺术百科浏览次数:776次
-
幼儿绘画活动中欣赏环节的指导策略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要提高幼儿视觉审美水平,就要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视觉资源,发挥幼儿视觉感知潜能,使他们获得和积累丰富而又宝贵的视觉经验,形成敏锐的审美能力,达到“发扬光大”的审美教育功能。
标签:幼儿绘画活动,欣赏环节,指导策略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316次
-
文学知识――什么是惯用语?
惯用语是一种固定的词组,它一般有四个特点:(1)人们一般比较熟知,比较大众化。(2)惯用语一般多在口语中运用,用起来自然、简明、生动、有趣。(3)惯用语比较短小。(4)惯用语是一种固定的词组,比如“吃大锅饭”、..
标签:文学知识,惯用语类别:艺术百科浏览次数:817次
-
少儿文学知识――句子有哪些形式?
少儿文学知识――句子有哪些形式? 句子的形式有许多种,下面从几个角度简单介绍几种主要句型。 (l)从句子成分的完整性来分:有完全句和省略句。完全句是指一个句子的主要成分都有。省略句是相对完全句而言,根据具体情况..
标签:少儿文学知识,句子有哪些形式类别:艺术百科浏览次数:1205次
-
少儿文学知识――什么是儿歌?
少儿百科知识――什么是儿歌? 儿歌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形式短小,形象鲜明,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深受广大儿童喜爱。一般与童谣称为儿童歌谣。 儿歌多在民间广为流传,是儿童自己编创或者成人拟作..
标签:少儿百科知识,什么是儿歌类别:科学知识浏览次数:893次
-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好长好长的名字
设计意图 故事《好长好长的名字》构思特别,借助小狐狸的形象反映了幼儿阶段一个很典型的心理特点:常常羡慕他人拥有的东西,并且求多求全。通过阅读这个故事,可以帮助幼儿学会欣赏自己,接纳独特。
标签: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活动,好长的名字类别: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10549次
-
"四化"寓言故事,让"寓言"更有效
民间文学中的寓言故事虽短小精悍、情节简单,但寓意深刻。幼儿往往能理解寓言故事的情节,但对其中的深刻寓意却往往难以理解。
标签:寓言故事,民间文学类别:幼儿文学欣赏浏览次数:168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