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尊重三部曲,共有4658条结果
-
培养幼儿良好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交往在人一生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中“幼儿良好交往行为”指的是幼儿以比较恰当的方式与周围人(包括同伴、家长、教师)沟通交流,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得到别人的认可或赞同。对于幼儿,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对其智力发展、以后的学业水平及未来走入社会均有重要作用。
标签:幼儿社会性发展,良好交往能力研究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546次
-
浅谈启动和谐的师幼互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师幼互动主要指的是在幼儿园中教师与幼儿在认识、情感、意志及个性方面双方相互影响的过程。
标签:和谐的,师幼互动,注意,几个问题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897次
-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英国森林幼儿园一日生活
森林幼儿园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存在已经超过25年了,后来扩展到欧洲的其他地方,包括英国。森林幼儿园也被称为“自然幼儿园”。
标签:英国幼儿园,一日生活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1917次
-
教育,怎样才快乐
传统的教育方法讲究“吃苦”,“没有苦哪有甜”,为了成才要“头悬梁,锥刺股”。其实,苦苦求知对学生身心发展都不利。华老师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快乐教育比苦苦求知效果好。
标签:教育,才快乐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1100次
-
从幼儿园虐童事件反思幼儿教育管理
1.揪心——幼儿教师残虐幼儿令人揪心 近年来,一些幼儿教师总是跟幼儿园学生过不去。网上新闻常常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幼儿教师残虐幼儿。比如,山西太原幼师10分钟内狂扇女童数十个耳光,只因为孩子不会算“1 0+1”;浙江温岭幼师揪幼童双耳使其离地近20厘米,只因为“好玩”;
标签:幼儿园虐童事件,幼儿教育管理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3152次
-
“我也”行为及其对教师教育行为的启示
在幼儿语言互动过程中,常常能听到幼儿之间出现“我也……”“我也有……”“我也会……”等语句,我们将这一行为称为幼儿“我也”行为。
标签:教师,教育行为,启示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184次
-
新型班级家长会管理中支持策略的研究
【摘要】教育是一种生命影响生命的活动,而思想从碰撞到共鸣是人与人之间双向的、极为有力的“影响”。新型班级家长会就需要这样的“影响”。本文从一次幸福的幼儿园家长会切入,以“研会”“定会”“说会”“跟会”为管理
标签:家长会,家长管理,支持策略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925次
-
小组长制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小组长制是幼儿园教师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策略。它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让幼儿担任小组长帮忙维持秩序、监督检查、带头开展活动等。小组长被授予仅次于教师的权威,担负起对其他幼儿行为作出评价的责任,是其他幼儿学习的榜样。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负担,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感、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班级管理效率。
标签:幼儿园管理,小组长制,班级管理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3140次
-
关注“游荡”幼儿提供适宜支持
张老师: 您好! 读信后了解到您在接新班不久就发现了凯凯的与众不同:这个“性格活泼,非常好动,户外游戏活动非常投入”的孩子,区域活动时间会在各个区之间“游荡”不停、做事不专注、打扰别的小朋友游戏……我想许多老师和您有同感,每个班上的“凯凯们”的确被和您一样认真负责的老师所牵挂。在寻找对策前,我们首先要考虑原因。
标签:游荡幼儿,适宜支持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545次
-
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福音
为什么要制定《指南》 国家教育部制定《指南》基于三个背景。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教育一定与社会需要相关,幼儿教育是关系社会稳定、和谐、公平的大事,幼儿教育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而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质量是幼儿教育质量的根本,所以《指南》的制定与颁布是对社会需要的积极回应。
标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发展福音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344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