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2015上半年,共有1959条结果
-
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
标签:散文,鲁迅文集类别:幼儿文学欣赏浏览次数:1235次
-
关于“心情墙”的那些事
3~6岁是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引导幼儿管理好自已的情绪呢?我发现很多幼儿园都创设了“心情墙”,觉得这个方法挺不错,不但可以引导孩子学习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也方便教师及时发现孩子的消极情绪,从而帮助他们进行调节或加以疏导。
标签:心情墙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943次
-
创设积极的语言环境 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对于个体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与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的。在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幼儿对自己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身边权威人物的影响,
标签:语言环境,自我意识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606次
-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园本教研管理机制探索
2Ol5年1月lO日,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明确了“领导保育教育”是园长六大专业职责之一。随着我园的发展,大量新教师成为一线岗位的主力,成为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
标签:专业发展,园本教研管理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718次
-
提升教师培训的个性化和针对性——来自”我的教学好搭档”教师培训项目的启示
借助互联网进行教师教育是在信息社会中孕育而生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兴方式。目前在我国网络教师培训实践中,采用的主要形式是将课堂录像、课程信息等相关资料上传到互联网上供学员观看浏览。
标签:个性化,针对性,教师培训项目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069次
-
学前教育中“背反关系”的抉择——一卢梭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二律背反”的内涵 康德认为理性在追求绝对的、无条件的“总体”认识时,必然产生矛盾与对立,他把这种矛盾对立叫作“二律背反”。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了理性在宇宙论问题上的四组“二律背反”,
标签:学前教育,背反关系,卢梭教育思想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472次
-
如何在重“教”轻“玩”与重“玩”轻“教”之间找到平衡
游戏和教学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两大基本途径,追求二者的融合是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
标签:重教轻玩,重玩轻教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523次
-
3~6岁儿童归属感及其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社会领域部分明确提出幼儿要“具有初步的归属感”这一学习与发展目标,以及有效帮助幼儿建立初步归属感的教育建议。
标签:3~6岁,儿童归属感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635次
-
最全幼儿园入园宝典
Part1入园准备篇 确定幼儿园 孩子马上三岁了,在孩子入园前一年,家长需要做的是确定一个范围--我在哪里住,想把孩子往哪个幼儿园送。比如我住天心区--侯家塘--贺龙体育场附近。
标签:入园宝典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247次
-
我们为什么选择“学习故事”——“学习故事”背后的儿童观
很多中国的幼儿园老师在听了“学习故事”讲座后,会将“学习故事”与自己现行的评价方法建立连接,老师们常常会问我, “学习故事”和“观察记录”一样吗?有哪些区别呢?我通常会回答:“是否一样嘛,需要老师自己去比较、区别。学习故事里记录的都是‘哇时刻’,那些让我们老师看到的、会让我们发出‘哇……’感叹的惊喜时刻。”
标签:学习故事,儿童观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496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