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老师小帮手,共有26009条结果
-
对“探究式”课堂的理解和尝试
探究,亦称发现学习,是儿童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究性学习。
标签:探究式课堂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618次
-
幼儿园教育随笔:窗户上的“眼睛”
孩子的眼睛多么敏锐,能够观察到大自然中细微的东西;孩子的思维多么活跃,能够联想到生活中很美好的事物。
标签:幼儿园,教育随笔,窗户,眼睛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790次
-
格•奥璐依奇及主要作品简介
格・奥璐依奇(1934~),南斯拉夫当代著名女作家。毕业于贝尔格莱德大学,获英语和文学双硕士学位。早在中学时代,就发表了诗歌、散文及谈艺录《作家们谈自己》等。她创作了不少长篇和短篇小说,如《到天空去旅行》《我投..
标签:格奥璐依奇,作家类别:科学知识浏览次数:779次
-
幼儿园要注重入学前的读写教育
培养幼儿理解语音和概括、表达语音的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听的习惯与说话的积极性。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通过对某些儿童文学作品的听、看、讲述、讨论等增强儿童的理解能力;
标签:幼小衔接,幼儿园书写能力,入学前读写教育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1044次
-
资源共享:捉迷藏
我喜欢捉迷藏,喜欢做那个躲藏起来的人,喜欢悄悄躲在某个角落里,我能看得见别人,别人却看不见我,真好!我也喜欢那种被找到的感觉。
标签:资源共享,捉迷藏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057次
-
培养宝宝的协调能力
孩子的协调能力,是指全身各个部位能够相互配合完成特定动作的能力。
标签:培养,宝宝,协调能力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842次
-
学习故事:“我的家”
摘要: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吉林省学前教育条例》,关注儿童兴趣与需要,守护孩子童真与健康,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研训部的指导下,借鉴新西兰儿童“学习故事”的过程性评价方法,我园开展了以儿童自主区域游戏为观察主题,让教师通过撰写“学习故事”的方法关注儿童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师分析、解读儿童行为能力以及教育的敏感性。
标签:学习故事,我的家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619次
-
资源共享:孩子听故事时喜欢“插话”
我儿子3岁,聪明活泼,喜欢听故事,可在听故事的时候总是喜欢“插话”。刚讲到“小蜗牛往树上慢慢地爬”,他就指着地上石头后面藏着的小尾巴问“这是什么”;刚讲到“小猪盖了一间草房子”,他就插话:“小猪为什么不盖间大高楼?”每当这时,我不知道是该继续讲故事,还是和他一起讨论他提出的疑问。
标签:资源共享,孩子喜欢插话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103次
-
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秋天多么美”
主要涉及领域:科学、语言、艺术 活动背景: 秋天是金色的季节,丰收的季节。我们这个地方地处农村,幼儿每天在上学、放学的路上都可以看到果园树上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感受秋天美丽的景色。
标签: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秋天多么美类别: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浏览次数:1086次
-
家园合作开展低碳环保教育活动
v在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改变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状况,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课题。
标签:幼儿园家园合作,低碳环保幼儿园教育活动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27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