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关注幼小衔接,共有9759条结果
-
育儿“抢跑”南辕北辙
当前,形式各样的“兴趣班”“艺术班”打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应运而生。对于家长而言,这正好迎合了他们对于孩子成长的焦虑心态和敏感情绪,由此引起了他们对孩子成长的过度关注和干涉。伴随这一切的结果是,孩子的童年生活被淹没在纷繁的机械训练之中。
标签:早期教育,南辕北辙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1910次
-
资源共享:怎样面对幼儿园孩子的磕碰现象
在孩子们度过分离焦虑,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他们像一匹小野马一样,逐渐被幼儿园的新鲜所吸引,他们跑、跳,一群孩子一起转个圈圈,也会使他们高兴地尖叫,玩的不亦乐乎。但接踵而来的是在所难免的磕磕碰碰,腿上青一块,脸上划一下.……
标签:资源共享,磕碰现象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879次
-
"零起点"、"等第制"下,儿童到底应该准备什么?
“零起点”、“等第制”的政策背景下,儿童到底应该准备什么,发展什么?对此,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夏雪梅博士认为,儿童的学习基础素养才是儿童最应准备和发展的。 儿童学习基础素养项目是2014年上海市教委委托给市
标签:零起点,等第制,基础素养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397次
-
朱家雄:再谈教育公平
前几年,笔者曾围绕学前教育公平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诸如《教育公平——一个不容回避的学前教育问题》《由幼儿园频发血案所想到的》《从教育人类学视角看学前教育的政策走向和政策制定》《制定与实施促进社会公平与
标签: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幼儿园课程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477次
-
幼儿教师随笔:孩子的“惊奇”
幼儿教师随笔 有一次由于前一天天降大雨,地上非常的潮湿。第二天早上户外接待孩子的时候,豪豪小朋友发现了蜗牛,然后就向我报告了他的发现。我当时只是心不在焉的应了一生。但这一发现却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关注。他们立刻对..
标签:随笔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958次
-
浅谈幼儿的自虐行为
幼儿自虐是一种故意的、对自我产生伤害的、重复的、消极且不被认可的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培养幼儿初步的安全和健康意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笔者在幼儿园工作期间,接触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叫奇奇(化名)的孩子,四岁半,读中班,经常用双手打自己的头,还会用嘴咬自己的腿,并以此为乐。此外奇奇的情绪不是很稳定,经常态度冷漠,不理他人。笔者通过对奇奇的长期观察分析,以新《纲要》为基础,总结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标签:幼儿,自虐行为类别:心理发育浏览次数:2927次
-
请给孩子一片自由发展的天空
活泼开朗、天真无邪是孩子的天性。爱说、爱笑、爱动、爱闹,大多数孩子都是这样长大的。可是乐乐安静得有点儿出奇。他像小孩子吗?当别的孩子看蚂蚁、荡秋千的时候,他只能在屋里学习、学习、再学习。
标签:孩子,一片,自由发展,天空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898次
-
教研组长怎样组织听课评课
听课、评课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在倡导大力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今天,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研究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显得重要。
标签:教研组长,组织,听课评课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2273次
-
让托班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学习
托班幼儿的学习内容包括:学说词语、学说话,模仿动作,通过各种感官感受、表述(简单的语言表达),学习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发展小肌肉的操作动作等。
标签:托班幼儿,一日活动,学习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681次
-
支持性班级课程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以幼儿发展为本”是上海市新一轮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这一基本思想反映了对幼儿生命的珍视和发展权利的尊重。
标签:支持性,班级,课程管理,研究,实践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98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