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幼儿交往心理,共有35530条结果
-
角色游戏讲评的五个转变
在角色游戏的开展与研究中,普遍存在着注重游戏过程指导,轻游戏讲评的现象。而游戏的讲评是游戏活动的间接指导之一。一次成功的讲评对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发展游戏情节,巩固游戏中所获得的情绪体验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角色游戏的讲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标签:角色游戏,活动讲评,五个转变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5143次
-
巧引导 让孩子拥有好口才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口语表达能力不佳而苦恼:“我女儿五岁了,说话时一点也不自信。”“儿子平时在与小朋友玩时‘一条龙’,可在正式场合却成了‘一条虫’,是怎么回事宁”其实,家长所纠结的“孩子不自信”或“语言表达有问题”,未必真的是孩子的能力有问题,往往是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或没有要求所致。
标签:巧引导,好口才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939次
-
幼儿收藏活动特点及教师支持策略的研究
每个幼儿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收藏,一张贴画、一块石头、一张车票都有可都成为他们眼中的珍宝。幼儿在收藏过程中会将“藏品”分类、整理,与他人分享。实际上,幼儿的每一次收藏都是在主动地探索周围世界,表达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标签:收藏活动,支持策略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408次
-
小组活动与幼儿素质教育
幼儿教育是人生中最基础的教育,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幼儿,使幼儿主动地、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在教育改革步步深入的今天,许多幼儿园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可喜的经验。然而,在改革的浪潮中,也难免..
标签: 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1191次
-
案例分析:“百宝箱”变出的游戏
我班有一个放置低结构材料的“百宝箱”。所谓“百”是指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材料,每样材料有各种玩法,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玩法。所谓“宝”是指里面每一样看似不起眼的东西都可以变成一件宝贝。从中班开始,幼儿游戏中的重复模仿行为逐渐减少,各种想像性的创造行为随之丰富。他们不再留恋模拟实物的形象逼真的玩具,转而投向老师设置的低结构材料寻找灵感。
标签:案例分析,百宝箱,幼儿游戏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4453次
-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有趣的名片》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有趣的名片》说课稿
标签: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有趣,名片,说课稿类别:精选说课浏览次数:4106次
-
更有效地使用托班新教材——以托班适应期活动“我的家庭相册”为例
刚刚进入托班的幼儿不仅要经历一个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过渡阶段,还会因为与家人暂时分离产生焦虑情绪和心理波动,因此,教师在托班适应期要重视幼儿的情感需求,充分关注幼儿的身心变化,创设有生活情趣的环境,安排自然整合的活动,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帮助幼儿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标签:使用,托班,新教材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1014次
-
家园工作中的学习与行动
我作为年轻教师,缺乏育儿经验,指导家长的经验积累也比较少,因此与家长交流的内容比较单一,有时对家长提出一些棘手的问题不能灵活科学地解答,也有时会比较迷茫等等。
标签:幼儿园家长工作,家园共育工作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1111次
-
从愿望满足到能力发展:幼儿园创造性游戏价值的再认识
我国幼儿园游戏的分类主要延续了前苏联的方法,把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和有规则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
标签:创造性游戏,游戏价值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254次
-
大班数学精选说课:对号入座
一、说教材大班幼儿思维处于抽象逻辑的萌芽发展阶段,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判断和推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学
标签:大班数学,精选说课类别:精选说课浏览次数:8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