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发育特点,共有9105条结果
-
适应期教师职后培训的“诊研”模式
适应期教师是指教龄为3~5年的教师(姜勇、阎水金,2006)。这一阶段的教师在教学上克服了新手期的种种不适应,在班级日常业务与管理上逐渐达到基本熟练的状态。
标签:适应期教师,职后培训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973次
-
在共享中互动,在互动中发展——幼儿园混班角色游戏的实践与思考
我园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展角色游戏的实践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以班级为单位的角色游戏活动范围较小,幼儿互动交往的同伴有限;不同班级重复设置类似的游戏环境和材料,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标签:幼儿园混班,角色游戏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4079次
-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米罗爷爷的礼物
设计意图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米罗的画作,洋溢着自由天真的气息,表现出孩童般的纯朴天真。他的画中往往没有明确具体的形,颜色也非常简单。
标签: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米罗爷爷类别: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浏览次数:6511次
-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走进幼儿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强调指出,幼儿园要“利用民间游戏,适当地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的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标签:民间传统体育游戏,走进幼儿园类别:健康教育浏览次数:3055次
-
动物世界 冬眠与夏眠
动物睡眠的姿势确是五花八门,而睡眠的时间也长短不一。有的动物一年当中可以连续几个月酣睡不醒,不吃不动,仿佛死了一般,以此来度过漫长的冬天。这种长睡眠的习性是某些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于冬季严寒缺食环境形成的..
标签:动物世界,冬眠与夏眠类别:动物世界浏览次数:4116次
-
吴佳瑛:浅谈教师的信息素养
编者按:本文是吴佳瑛老师2008年的一篇博文,之所以推荐给大家,因为文中的一些观点在今天读来仍颇有价值。君子善假于物,适宜、有效地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会让学习与发展“百花齐放”,让支持与指导“活
标签:信息,素养,信息化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127次
-
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内涵与建构——以贵州省适应性课程为例
[摘 要] 生成课程是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一种课程形态,在其建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课程生成与预设的关系,以使课程在有计划的同时又是灵动的;应通过增加课程的弹性来增加课程的适应性;既要准确把握生成课程的类型和特点,又要能有效驾驭,科学合理地解决幼儿的兴趣需要与课程的目的性计划性之间的关系,既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又充分考虑生成为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标签:幼儿园生成课程,适应性课程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1941次
-
健康教育教研实录三例
在对幼儿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研究过程中,我园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寻找真问题,开展深入研讨,对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和教育活动的组织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标签:健康教育,教研实录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392次
-
饲养区(角)与幼儿园课程
饲养区(角)与幼儿园课程
标签:饲养区,幼儿园,课程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694次
-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夏天的服装
设计意图 炎热的夏天到了。一天,罗拉高兴地向我介绍她穿的漂亮的吊带裙,引得周围的孩子纷纷说 起自己的衣服,并与同伴互相比较着。
标签: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夏天的服装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37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