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过程性感受,共有23296条结果
-
幼儿名画欣赏活动中教师的评价艺术
在幼儿名画欣赏活动中,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效果,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我认为,教师在幼儿名画欣赏中的评价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标签:幼儿名画欣赏活动,教师评价艺术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1087次
-
美国区分性教师评价对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的启示
区分性评价在美国教师评价中得到广泛的运用。通过阐述这一全新的评价制度与理念,借鉴此评价理论与实践,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应承认教师差异,放弃传统的“一刀切”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积极性,关注教师个性,形成有特色的幼儿园文化,从而建立起一个能适应个别差异和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
标签:美国幼儿教师,区分性教师评价,幼儿园教师评价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1343次
-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夏天真热呀”的活动总结
活动案例: 案例(一)乘凉 案由:在《夏天真热啊》主题活动中,幼儿在户外活动时,火辣辣的太阳晒的孩子门一个劲的喊热,满头大汗。于是,我把活动器械移到荫凉的地方,孩子门的活动兴趣又开始高涨,既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正常开展,又避免了太阳的暴晒。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即使很热,但是活动的兴趣还是高涨。
标签: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夏天真热活动总结类别: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浏览次数:3994次
-
四部门联合出台预防少儿遭受性侵工作意见
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努力构建教育、公安、共青团、妇联、
标签:预防少儿性侵,教育部,意见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1392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在“实习场”中成长——走进孩子的生活
带孩子们从二楼走廊去小剧场参加年级组活动,恰遇中一班的孩子们依次搬着小椅子从我们面前经过。
标签:教育随笔,实习场,孩子生活类别:心理发育浏览次数:2510次
-
生成课程中的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
生成课程是教师、儿童、课程和教育情境等多种因素互动中建构生成的一种非预期、非线性的课程,具有生成性、开放性、探究性和体验性。
标签:生成课程,实践性知识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1110次
-
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培养幼儿发散思维
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是培养幼儿发散思维、提高幼儿创造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游戏,为孩子们打开了创新思维之窗,帮助孩子们在生活中积累数学经验,养成自主探究的意识,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
标签:游戏,学习,数学,培养,幼儿,发散思维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1849次
-
他为什么不去幼儿园当教师?——对一名学前教育系男性毕业生的个案研究
近年来,已有部分男性走进了幼儿园。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但这些男性中很多并非专业出身,而正规本、专科学校的学前教育系培养出来的男性毕业生却很少进入幼儿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标签:一名,学前教育系,男性,毕业生,个案研究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560次
-
新教师在家园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与调整策略
如今新教师已经构成一线教师的主流,她们一般基本素质都较高,能较快胜任教学工作,但是由于年轻,考虑问题不细致,家园配合采取的措施往往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尤其缺乏一些沟通技巧和合理安排,导致家长资源堆砌、重复浪费,无形中给家长增加负担,使家长产生不满情绪,最终导致她们在家园合作这一重要环节中面临困惑、尴尬,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影响了家园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标签:幼儿园新教师,家园合作,问题与调整策略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997次
-
项目研修中的“三度”
从2006年开展教育部“园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区工作研究以来,重庆沙坪坝区一直在探寻什么是有效的区域教研?有效的园本教研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老师们“带着困惑而来,在参与研讨中解决问题,引发新思考,产生新问题而离开,再回到实践中探究”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标签:项目研修,三度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3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