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学习品质解读,共有16547条结果
-
《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教学的游戏设计
“幼儿听读游戏识字”即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听一听、读一读,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认识汉字。实践中发现,幼儿认识汉字的最佳途径和方式是游戏,因此,游戏的设计在“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标签: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幼儿听读游戏识字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222次
-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幼儿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实现幼儿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
标签:幼儿园科学活动,组织策略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2110次
-
整合乡土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化主题课程
导读:社区拥有着丰富的泥巴、果园、农田等物质资源;有竹编、剪纸等民间的传统工艺以及地方戏等民俗文化。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它赋予园本课程浓浓的乡土气息。
标签:乡土社区资源,幼儿生活化,主题课程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715次
-
资源共享:感恩教育要源于生活
很多家长无奈地感慨,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尊重父母、不关心父母,言外之意是在责备孩子,其实这恰恰说明家长在这方面教育的缺失。家长认为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他就是家庭的重点和核心。
标签:资源共享,感恩教育,源于生活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029次
-
从“吸引效应”看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
社会心理学的“吸引效应”,主要是研究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吸引他人的种种因素。
标签:吸引效应,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190次
-
胆小的孩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感到社会竞争的压力,尤其是在自己的工作环境中,觉得胆子小、退缩的个体在社会中有很多不利之处。
标签:胆小孩子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370次
-
基于生活、社会、语言、数学的幼小衔接家长问卷调查分析
幼儿从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幼儿园进入到以正规课业学习为主导活动的小学,需要一个过渡、适应的过程,成功地适应小学生活不仅是幼儿连续性发展的需要,更是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标签:幼小衔接,家长问卷调查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845次
-
乱停乱放逼出管理新举措
每当幼儿入园、离园时间,幼儿园门前总是杂乱地停满了各种电瓶车,家长、孩子穿行其中,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经过调查了解,我园有90%的家长以电瓶车作为交通工具接送孩子,因此,我们针对性地实施了一些管理举措。
标签:乱停乱放,管理新举措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817次
-
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社会教育知识技能标准的构成与实施建议
[摘 要] 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社会教育知识技能标准应包括社会常识、幼儿社会性发展知识、幼儿园社会教育知识、幼儿园社会教育技能4个领域15项基本要求。
标签:幼儿园教师,,社会教育,知识技能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963次
-
尊重幼儿差异,培养幼儿多元兴趣
兴趣是人类个体积极认识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使幼儿对事物主动关注、积极探究,并带有情绪和向往心情。我园的兴趣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教与学的方式,培养幼儿对学习、生活、运动、游戏的兴趣,从中挖掘幼儿的多种潜能,进一步激发、培养幼儿兴趣的品质。几年来,我园既形成了兴趣教育课程及文化,又促进了幼儿个体和群体和谐、健康、快乐地成长。
标签:尊重,幼儿,差异,培养,多元兴趣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14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