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心理教育案例,共有22537条结果
-
表演游戏:4~6岁幼儿同伴交往的重要途径
“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社会化是一种高度情景化的学习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家庭之外的社会化就发生在幼儿的同伴群体中。
标签:表演游戏,幼儿,同伴交往,途径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618次
-
幼儿园大班教案:脚丫乐翻天
幼儿园大班教案:脚丫乐翻天
标签:幼儿园大班教案,脚丫,乐翻天类别: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浏览次数:2842次
-
宝贝趣事(焦立群)
眼角的鱼尾纹多了,不是因为老了,而是因为笑得太多。天天和这帮宝贝打交道,你不乐才怪呢! 与众不同的属相 孩子们忽然谈论起自己的属相来。小V跑到我身边,配合着生动的表情和形象的动作,煞有介事地对我说:“老师老师,..
标签:宝贝趣事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100次
-
认真解读:设计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
很多教师在反思集体教学活动时,都很重视教学目标、环节和教育策略等方面,却比较忽略教学活动前对材料、幼儿的认真解读这一关键问题。
标签:认真,解读,设计,教学活动,必要前提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928次
-
幼儿园托班科学活动设计:大变小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大变小 设计思路: 在生活中,小年龄幼儿有着强烈的模仿成人行为的欲望,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参与各种各样的劳动,如切菜、洗碗、扫地等,为此,我根据幼儿的学习特征,选择了幼儿最熟悉的一些食物(如黄..
标签:托班科学教案类别: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2783次
-
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及汇报制度的实践调整
一直以来,我们存在这样的认识:制度应由管理者制定,是用标准的章程来约束教师行为的。我园在“十五”至“十一五”研究期间,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并逐步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逐渐树立了“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及理念,积极转变观念,树立了“制度是为保障、促进和激励教师的发展而定”的价值取向,以避免制度建设全凭领导主观决定、制度建设过于书面化而不见人、制度建设过于与考评结果挂钩等问题。
标签:幼儿园管理,学习汇报制度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4466次
-
幼儿园小班健康优质课教案――饭后漱口好
活动目标 1.对漱口后口腔的清洁美进行审美感知,有口腔清爽、舒适的审美体验。 2.了解饭后漱口的必要性,有漱口的愿望,体验饭后漱口的快乐。 3.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养成饭后自觉漱口的良好习惯。 活动..
标签:小班健康教案类别: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浏览次数:2369次
-
从“会”和“不会”看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反思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开始前、过程中和结束后对自己的目标行为全过程以及目标行为和实际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调控、总结的心理需求和行为习惯。反思的核心是“归因”,即对自
标签:幼儿,自我,评价,能力,培养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784次
-
“大家都来搭积木”园本教研活动
“大家都来搭积木”园本教研活动
标签:园本教研活动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240次
-
降低幼儿教师流动率的秘诀
招聘到人才,不一定能留得住人才。另一个让园长头疼的问题,恐怕就是一直居高不下的教师流动率了。好不容易辛辛苦苦找到或培养起来的人才,突然有一天要另谋高就,懂事的知道处理好收尾工作,不客气的一走了之留一下一大堆
标签:流动率,辞职,招聘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089次